## 火星:人类文明的新考场2023年7月,天问三号采样返回任务正式立项,中国航天即将开启火星岩石采集的新征程。这颗距离地球5500万公里至4亿公里的红色星球,正成为检验人类科技实力的终极考场。火星探测的竞赛场早已超越了单纯的科学探索范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今天(24日)上午,国家航天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我们中国人有了自己的火星全球影像图,在火星上也有了中国印记。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研究火星,它与我们生活的地球有什么联系呢?
祝融号火星车是我国的第一辆火星车,2021年2月10日搭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抵达火星,5月15日,跟随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软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
主题党课ppt:中国探索火星的历程与天问一号,属于知识科普系列,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讲稿字数:1043字,党课ppt页数:7页,教案授课时长:6分钟,适合2024年中小学党支部党日活动使用。
地球是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在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有海洋生物、有陆地生物、有两栖生物、有微生物等等, 人类作为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从诞生以后就开始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世界的奥秘,目前人类已经能够走出地球探索宇宙,人类之所以能够走出地球,主要是依靠火箭强大的推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火箭想要摆脱地球引力,需要达到第二宇宙速度,即11.2千米每秒,这是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推导出来的,在地球表面,火箭要具有足够的动能来克服地球引力势能,才能够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火箭飞出地球所需要的动力还要和空气阻力、火箭的结构设计、燃料性能等因素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