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推测,最新一批次901A型综合补给舰是“福建舰”航母以及还在建造中的076型两栖攻击舰所准备的,这也变相的验证了船台上的076型两栖攻击舰只是该级舰的第一艘,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076型两栖攻击舰下水服役。
12月27日上午,由我国自主研制建造的076两栖攻击舰首舰下水命名仪式在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举行。经中央军委批准,076两栖攻击舰首舰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四川舰”,舷号为“51”。网友:“恭喜四川人民喜提076首舰!”重磅入列!
古代作战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代战争更是如此,现代战争对武器弹药等各种物资的消耗是十分恐怖的,纵观世界各军事大国,美国、俄罗斯无不有一支强大的补给舰队,今天就让我们盘点一下,我国的补给舰队,看看我们国家的补给舰究竟如何,是否能满足我国的海军发展需求?
来源:央视军事 海军第44批护航编队在某海域进行夜间海上补给综合补给舰千岛湖舰采取两横同时补给的方式为导弹驱逐舰淄博舰导弹护卫舰荆州舰进行了油料、淡水等补给他们已正式接替第43批护航编队执行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任务夜间两横同时补给具有实战意义黄昏时分海军第44批护航编队各舰相继
人民海军一直奉行近海防御策略,一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才从乌克兰获取一艘二手半成品综合补给舰,在大连造船厂完成建造,服役于南海舰队,也就是青海湖号综合补给舰,排水量3.7万吨,是当时我们舰艇的吨位之王,一直保持20年之久。
中国海军补给舰的发展是中国海军从近海走向深蓝的重要支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发展历程。本文将详细介绍海军补给舰的发展历程,以及各个阶段发生的重要事件、技术进步和未来发展趋势。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中国海军没有大型综合补给舰,水面主力舰自持力低。
作为新时代的蓝水海军,各类型的补给舰,医疗船等辅助舰艇批量服役,他们能为进入远海作战的水面舰艇提供包括后勤,医疗,运输和清障等各种辅助,防止舰队因为燃料和弹药的不足而导致延误战机和非战斗减员,在建国初期对当时只能在近海航行的黄水海军来说辅助舰艇的缺失能够忍受,但对于现在我军转入的区域拒之反介入战略来说,辅助舰艇就必不可少了。
对于中国海军来说,整个2022年最大的惊喜就是003型航母的下水,其它舰艇包括052D型驱逐舰和055型万吨级的建造上并没有带来太多惊喜,相较于2015年到2020年的几年时间里,这些年中国海军主战舰艇的建造速度有所放缓,052D型驱逐舰和055型万吨级驱逐舰均没有新舰艇下水,另外还有075型两栖攻击舰、071型船坞登陆舰、901型综合补给舰等也没有新舰下水。
对于中国海军和日本海上自卫队这两支亚洲最大的海上力量的此消彼长,很多人往往将21世纪第二个十年视为中国海军彻底压过日本海自的分水岭,但实际上中国海军质量、数量双重超过日本海自的情况,早在20世纪末就已经初见端倪。
2023年4月23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建军74周年的日子,为此人民海军在沿海多个地区组织了纪念日庆祝活动,其中以青岛的庆祝活动最为盛大,总组织了4艘现役军舰向公众开放,门类涵盖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综合补给舰和综合搜潜救生舰4种类型,可以说基本涵盖了除航母外的几大重要门类,都是具备远洋航行能力的大型舰艇,均参加过亚丁湾护航、出国访问、联演联训等重大任务,盛况空前。
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淄博舰、荆州舰、千岛湖舰组成。导弹驱逐舰淄博舰,舷号156,是我国自行研制设计建造的新一代导弹驱逐舰,装备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垂直发射导弹等新型装备,可单独或协同海军其他兵力执行攻击水面舰艇、潜艇等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