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将士,回国者仅三万余,当时本土战场形势十分严峻,远征缅甸,却是不得不为。滇缅公路是我国取得国际补给的战略要地,云南是防止日寇进犯西南的最后屏障,为了保障大后方,蒋介石在1942年会议上宣布,组建十万精锐,挥师缅甸。
1939年,作家萧乾来到云南,采访滇缅公路的施工进程。山连着山,森凛得可怕,亚热带的藤蔓缠绕着参天古木,脚下的怒江犹如“宇宙间的一条巨蟒”汹涌奔腾。滇缅公路向前延伸,搅醒了荒凉的云南高原。它的存在,释放了两个信号:第一,现代化强势到来;第二,云南不再是边地,而是前线。
据介绍,滇西抗战纪念馆始建于1944年,占地80余亩,是二战期间,腾冲人民为纪念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抗日阵亡将士及死难民众而修建的烈士陵园,是抗战中全国最早建立的抗日烈士陵园,是一个以腾冲抗战为主题,集收藏、展览、研究、瞻仰、宣传教育等多重功能的抗战专题纪念馆,全面再现了滇西抗战的辉煌历史。
李万芳 ,贵州清镇人。70多年前,也就是1942年的3月,为保护中国与盟国最后陆上国际交通运输线滇缅公路,由第5军、第6军、第66军组成的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入缅援英抗日这是自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到国境外作战。
1943年4月1日,在广西全州湘山寺前为戴安澜举行有1万多人参加的国葬,毛泽东主席在延安闻讯,作《五律·挽戴安澜将军 》吊挽:“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冬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之际,中国驻缅甸大使陈海率使馆人员、在缅中资机构代表,专程前往勃固省东吁市中国远征军纪念碑,与中国远征军后裔侨胞共同举行向远征军烈士敬献花篮活动。
【定风波(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举神州、瞩目今朝,群情气概激越。毋忘中华,河山半壁,沦陷遭侵伐。铁蹄蹂,掠烧杀,屠戮三千万人杰。先烈,赴死齐执钺,心坚如铁。八年岁月,看沙场丶浴血悲歌发。兵民扬剑戟,艰难奋战,同忾仇酋切。克扶桑,劫波灭。
1959年12月4日,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中将主任、蒋军第十四兵团中将司令宋希濂获得特赦,与杜聿明、王耀武、杨伯涛等人都当了政协文史专员办公室专员,每月一两百元工资,在当时也绝对算得上高薪——不算稿费,每月工资也能买一两千斤大米,够四五个人吃一年。
密支那战役是驻印远征军反攻缅甸战役中进行的一次城市进攻作战。1944年4月29日以奇袭开始,1944年8月5日以消耗战结束。最终占绝对优势的中美混合支队历时近100天,歼灭日军3000余人,并迫使剩余的日军800人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