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拉萨10月13日电 题:探访西藏藏医药大学:从医利众求学路中新社记者 江飞波 让宝奎10月12日,中新社记者走进西藏藏医药大学教室,一位老师正向40多位学生用藏语讲授藏医药典籍《四部医典》中的脉诊,不少同学的笔记本上,用藏文密密麻麻记满了要点。
中新网日喀则2月24日电 (记者 赵朗)73岁的次拉在病房内晒着太阳,房内的暖气让她丝毫感受不到冬日的寒冷,她的儿子和孙子陪床照料着。已经住院5天,她严重的关节炎已经缓解减轻,不用依靠拐杖走路了。入院前,她告诉儿子,信任藏医,一定要来这里治疗。
出生在美丽藏北羌塘草原腹地那曲镇的西藏藏医药大学藏医系教授明吉措姆委员,是一位医生,一位教育工作者,也是荣获珠峰领军人才荣誉的非遗传承人。“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西藏的变化,那就是‘翻天覆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是从吃穿住行到教育、医疗等各领域的全方位变化。
中国西藏网讯 “如何长远战略性地应对藏医药学国际主权和话语权的争议,完善和加强藏医药学学科建设,这是我今年提案的主要关注点。”全国政协委员、西藏藏医药大学藏医系教授明吉措姆在接受中国西藏网记者采访时说。
门孜康古院落遗址 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作为雪域高原上的文化瑰宝,拥有3800多年历史的藏医药学具有独特的形成环境和特产药材,在实践中不断传承与创新。时至今日,藏医学已发展成为一套完整且科学的医学体系。
在阳光温暖,微风和煦的初秋,记者见到了年逾古稀的国医大师旺堆。他清瘦的外表难掩儒雅气质,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一生获得无数荣誉的旺堆是第四届国医大师、首届全国名中医,是藏医药界杰出贡献者,也是西藏藏医药大学教授、博导。采访过程中,记者强烈感受到旺堆对藏医药事业的真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