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在我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系统性跃升的关键历史节点上,对弘扬教育家精神、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出全面系统部署,是新时代新征程强教强师的纲领性文件。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9月10日)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庆祝教师节,这几天,全国多地举行“城市亮灯”感念师恩尊师活动,一句句祝福传递着全社会对广大教师的深深敬意。
日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强调,要“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支撑”。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大学并与师生座谈时,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阐述了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抓好三项基础性工作,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其中一项。
来源:【宁夏新闻网】今年9月10日是第四十个教师节。这是属于全国1891.8万名人民教师的节日。网络图片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强师必先铸魂。教师是教育强国的第一人力资源,是科技强国的第一保障,是人才强国的第一支撑。
去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明确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作者:陈惠(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实施者,是教育目标落实的关键,对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的影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教师专业素养超越了外显的技能训练和知识积累,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的基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