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殡葬,大家都感到很避讳,甚至对于从事殡葬行业的人都不愿意过多接触,会觉得晦气。在死者断气前就应当穿好寿衣,不能让死者光身子去,所以老人到了一定年龄之后,就需要在特定的年月准备好寿衣,让老人看着放心,在选择寿衣的件数和质地上也需要有一定的讲究,还需要注意爆伤的机会。
死亡是李妙一(化名)逃不开的字眼。很多次,她透过殡仪馆火化炉的门看向正在火化的遗体,熊熊大火燃起,心里总不是滋味,觉得死亡离自己很近,人又是那么脆弱。30多年前,二十岁出头的李妙一到殡仪馆业务部工作,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登记死者信息和安排车辆接送。特殊的工作环境,没点胆量是不行的。
新华社兰州4月4日电(记者崔翰超、何问)王芳芳的工作是给人以体面,人生终点最后的体面。“我的工作可以说是‘葬礼策划师’,为逝者完成最后的人生大事。”36岁的王芳芳是甘肃省兰州市殡仪馆殡仪服务部工作人员。在她眼里,“尊重生命”便是殡葬行业的意义所在。
大家最近在看什么剧哇,前两天阿杠在逛B站时,无意中刷到了一个新剧,叫《三悦有了新工作》。这个剧播出后一直没啥水花,目前为止最出圈的一句台词,是赵三悦在跟身为医生的罗大淼介绍完自己的职业后,罗大淼非但没“嫌弃”她,反而说了一句“我是生的守门员,你是死的摆渡人,咱们算半个同行”。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一直是「喜谈生、忌谈死」, 死亡始终是一个难以正面言说的话题。今天的讲述人四喜是一位生活在天津的 95 后殡葬师,大学毕业之后不久便从事这个行业,到现在已经七年多的时间,每年见证几百次生命的落幕。
从事殡葬行业近20年的阿吴,向外界发出提醒,绝对不能用手触摸遗体,亲人也不行。她是国内故人沐浴首推第一人,经历过无数次高能场面,在多年的职业生涯中,阿吴多次对逝者的亲属发出提醒,不要直接用手触摸遗体,这不是迷信鬼神,而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对生者的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