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主办,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石家庄市委、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全国戏曲(北方片)会演暨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于4月26日在河北石家庄开幕。活动期间,21台大戏、5台折子戏专场将在石家庄上演,涵括了全国21个戏曲剧种。
日前,由天津河北梆子剧院演出的经典剧目《打金枝》亮相“点亮北方戏窝子”——丛台酒业·京津冀戏曲展演季。据了解,流传于天津地区的“卫梆子”是河北梆子的重要支脉。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银达子”王庆林是“卫梆子”代表人物之一,其所创唱腔被称之为“银派·达子腔”。
原标题:河北梆子:新唱词里 有百姓的心声79岁的邓振江是一个河北梆子民间戏社的老社长,家在石家庄市正定县古城之内。他家门口的路,向东1公里直达1987年版古装电视剧《红楼梦》的取景地“荣国府”。走进邓振江家的两层民居,门楼下挂着一打旧挂历,上面空白处是手抄的梆子戏词。
你听过最高的高音有多高?郭德纲的“叫小番”?还是帕瓦罗蒂的《我的太阳》?你再听听这个,这一嗓子足足比帕瓦罗蒂高了5个度!这就是咱河北梆子。从河北新闻联播上看到,石家庄小伙郝士超勇摘梅花奖第一名,高亢激昂的河北梆子再次引得世人关注,让人称奇。河北梆子唱腔为啥这么高?
河北梆子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声腔剧种,曾有“京梆子”“直隶梆子”“卫梆子”“秦腔”等称谓,1952年正式定名为“河北梆子”。河北梆子充分体现出河北的地域文化特点,拥有一批深受观众喜爱的著名演员,北京、天津的河北梆子演出也各有风格。
河北梆子《南北和》剧照。 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供图前语传统戏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夺目的宝藏。和静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传统戏剧作为一种动态传承,用声、光、舞、打、唱等形式构成独特的艺术类型。河北传统戏剧源远流长,剧种多样,有“北方戏窝子”之称。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李红根2023年12月5日,河北梆子新编现代戏《好南关》成功亮相首都戏曲舞台,唱响长安大戏院,为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该剧以河北梆子剧院最强阵容倾力打造,五位梅花奖得主同台献艺,后起之秀担当重任,展示出河北梆子传承有序,后继有人的喜人局面。
河北梆子《钟馗》剧照,田春鸟饰演杜平。 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供图文戏好听,绕梁音韵荡气回肠身着戏服、头戴冠帽,扮相俊美、目视前方。在88岁高龄的河北梆子小生泰斗田春鸟家中,有一张半身照被摆放在显眼的位置。“这是2016年我登台演出时饰演杜平的照片。
#冬季游河北 福地过大年##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年味河北·文旅惠民##冬季游河北|福地过大年#“梅绽燕赵齐聚首,梆腔一声贯长空……”1月13日晚,“梆韵——京津冀河北梆子梅花奖演员演唱会”在河北省艺术中心精彩上演。
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的开年力作《密云十姐妹》,以河北梆子高亢有力的剧种特点,彰显着时代精神的感人故事,传统戏曲叠加现代语汇的艺术呈现,于2024年1月10日、11日,唱响长安大戏院,赢得业内专家和戏迷观众的高度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