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日本》3月2日文章,原题:人工智能机器人或将成为日本老龄人口护理的关键 近日,在东京,一台人工智能机器人靠近一名仰面平躺的男子,轻轻将一只机械手放在他的膝盖处,另一只机械手放在他的肩膀上,将男子翻转到侧卧位——这个步骤护工为老年人更换衣物、预防褥疮时经常做。
近日,昆山品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医疗健康护理机器人研发和销售总部,在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开业。据悉,该产品填补了国内AI智能化医疗健康护理机器人的空白,能够全天候自动完成失能人员的护理服务,在有效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的同时,提供更加便利、贴心、专业的智能陪护,拥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湘江、湘江,给大家弹首曲子。”1月18日,在位于长沙开福区的湖南超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的展厅内,一台人形机器人应声坐到钢琴前,弹奏了一曲《新年好》。机器人机身雪白,极具科技感,身高看上去和成年男性差不多。
面对巨大的养老人力资源需求,除了人才队伍建设,机器人、智能设备也不断涌现。陪伴、康复、护理……这些原本由人来进行的养老工作,现在,越来越多地有“机器人”参与进来。这些机器人好使吗?企业研发到什么程度?老人、养老院、护理员使用后的反馈怎么样?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进行实地走访。
科技日报讯 (记者俞慧友)记者2月7日获悉,“湘江1号”健康陪护人形机器人近日在湖南长沙发布。该机器人由湖南超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这也是全球首个专注于健康陪护领域的人形机器人。
“银发经济”和“人工智能”是当前的热点,它们精准对接了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聚焦老年人在卫生健康领域急难愁盼问题。在今年的珠海两会上,政协委员杨小月带来了关于引入AI智能护理机器人陪护失能/半失能长者的提案。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杨期鑫、朱治宣 实习生林钰希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到3.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2.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2亿人,占总人口的15.6%。
3月19日,富士康在美国圣荷西举行的GTC2025上,首次对外展示其与英伟达共同设计开发的全新次世代GB300NVL72服务器机柜,通过视觉化方式展现AI工厂的运算核心,即训练与推理兆级参数大型语言模型的AI基础设施。
来源:参考消息网参考消息网3月4日报道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3月2日报道,日本研发了一款人工智能(AI)驱动的仿人机器人,希望在未来可承担起老年人的护理者角色,解决护理业人员严重短缺问题。这款名为AIREC的机器人能帮人坐起、穿袜子,还能煎炒鸡蛋、叠衣服和做一些家务。
一直以来,都对发展机器人都有一个猎奇的心理,原因是,机器人可以做人类无法完成的危险工作,比如,救火,抗震抢险。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在医院照顾病人,在家照顾瘫痪的老人等。但是最好、最后机器人是什么样?今天看完了一个视频,才真正意识到,发展机器人的最终后果,是将取代人类所做的一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