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娱乐3月31日讯上周六晚东方卫视国内首档都市观察类美食纪实综艺《亲爱的,来吃饭》,依旧以“云录制”的创新模式“走进”武汉市民的生活,嘉宾贾乃亮王祖蓝与他们一边“云吃饭”一边交流抗疫心情,分享宅家生活的乐趣。
3月4日下午两点,经过22天的全封闭治疗,杨晶走出了武汉江岸方舱医院。在这22天里,她用独特的患者视角,记录方舱内的点点滴滴,汇成了一本“方舱日记”。经过14天的隔离,她回到了家,而此时的武汉也正在渐渐“苏醒”。
大武汉一日︱10张照片,看00后男生眼中的武汉_大武汉故事过去这一年,我为自己鼓掌!回望过去这一年,我可谓收获满满!作为一名00后摄影师,我在24岁这一年里,以镜头为笔,拍摄了上万张照片,记录下了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点点滴滴,也见证了自己的成长与蜕变。
我们带着战新冠兮入江城,铮铮铁骨兮成利剑的气概穿越了几千里来到武汉,加入到抗击新冠疫情的战“疫”中来。初到江城,风萧水寒,坐在接我们的大巴车上,经过长江大桥,望着空荡荡的城市街道,一股无名的悲凉,从心头袭来。这座本应繁华美丽的城市,因为疫情封城而变得冷清。马路上见不到任何行人,偶
58天,这是我在武汉战“疫”一线报道的时间表。在武汉近两个月时间里,我与医护人员同吃同住。135名队员来自我省20多家医院,平均年龄不超30岁,很多都是初为父母,甚至没来得及给孩子断奶,带着挤奶器上战场。开封队有一个队员我印象特别深刻。来武汉前的一个月,刚刚和丈夫离婚,1岁多的孩
今日故事我的上学足迹——在武昌读书的19年最近开学季,大家在网上掀起了一波“回忆杀”,纷纷晒出了自己的校园时光。作为一名武汉“土著”,19年来,从稚嫩的幼儿园小朋友到意气风发的大学生,从中南路到火炬路再到广埠屯,我的上学足迹一直都在武昌打转,从未离开。
今日故事冻雨中的城市温暖与家的牵挂早上醒来,拿起手机,看到好几条来自老家的消息:“儿子,你那边怎么样啊?听说这两天武汉有冻雨,会不会很难出行?注意安全啊!”父母的关心隔着屏幕传来,我内心温暖,回复父亲:“没事的,别担心。”为让他们安心,我又赶紧回了一个电话。
今日故事武汉之旅:失而复得与传递温暖左图上:我丢的包;左图下:我捡到的包;右图:寄过来的锦旗作为一名急诊科医生,春节我忙得就像一个陀螺。终于有了几天假期,我想旅游放松一下。来过武汉的同事们强烈推荐:“武汉人真的很热情,而且武汉有很多好吃的。”于是,我满怀期待踏上了这趟旅程。
今日故事深夜留宿武汉,意外收获惊喜前几天,我有幸体验了一次中转之旅,就在武汉天河机场!原本只是匆匆一瞥的转机之地,却成了我此次旅程中的小惊喜。那晚,我深夜乘高铁抵达武汉,第二天的早班机飞往江苏,想到住宿问题,内心不禁有些焦虑。
极目新闻记者 陈洋洋近日,大量外国用户涌入小红书。30年前曾在武汉居住过10个月的安德鲁,在小红书上发布了自己用镜头记录下的武汉岁月,武汉大学、长江大桥、和平大道……这些老照片发布后,武汉网友们纷纷陷入回忆杀。
今日故事你用过武汉地铁这个设备吗?“侧站,弯腰头凑过去即可。”“我喝过,还是温水,挺人性化。”“这样设计是方便没带饮水杯的人。”没想到我的一条求助帖,引来了武汉许多热心网友的回应,更有细心的朋友一步步指导。8月18日,我和朋友一拍即合,开启了为期4天的武汉之旅!
1在一起释义:初来乍到,住在凤凰路旁,汉江河畔,望着汉江上的京港澳高速,那头是北京,这头是武汉,正如一根红线把我们系在一起,我们不舍得让武汉独自承受苦难。文字/刘金榜图片/刘金榜李奇 肖盟 位涛监制/张抒扬 主编/陈明雁 编辑/王晶 祝金晶
中新社武汉8月2日电 题:一位比利时人在武汉的“探索之旅”作者 武一力 刘梦 吴易忆定居武汉18年的比利时人卢克近日“火了”一把。他制作文章、vlog视频等,讲述红砖、中医、轮渡、“过早”(方言,意为吃早餐)等各种武汉故事,收到海内外不少网友点赞。
冉文芳说:“来武汉的第19天,又一个夜班结束了,在这个夜班里,我的胃里非常难受,一直恶心泛酸水,我只能一次次将泛上来的酸水再咽回去,那种感觉别提多难受了,但是看到我班上的病人都很平稳,我觉得一切都值得......”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江河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融进集体、组织才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