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成沫【人物名片】 方学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银细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方学斌和《大运之舟》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仙城北路的“仙女镇文体活动中心”,建筑外表已有年头,内里却“大有乾坤”,这里是扬州非遗博览馆,集合展示了十多位非遗大师的
原标题:展现“运河人家”的文化自信——江苏扬州创新实施“民间文艺交大运”文化传承工程每周四下午,“扬剧沙龙”团长杨桂珍与丈夫徐筱鹏都会赶往位于扬州市广陵区文峰街道的渡江村,准备一周一次的扬剧公益演出项目。“扬剧名角李开敏是我的同门师姐。”谈及“扬剧沙龙”,杨桂珍滔滔不绝。
来源:【扬州发布】通讯员 汪婕 记者 张旭还有不到一周时间,就是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的正日子。最近,为找寻“让古运河重生”的鲜活案例,国内众多媒体将镜头和笔触对准了位于邗江区竹西街道的中国大运河原点公园。“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首任馆长郑晶13日在扬州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及未来发展时表示,这里不仅是一流的公共文化服务单位,也是旅游目的地,“在未来的1到2年内,让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年游客的参观量达到150万人次,把这里打造成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和5A级风景区。”
运河沿线的民居和名宅河流是人类古代文明的摇篮,古人喜欢逐水而居,有河流的地方一定有人居住。河流影响了人们的聚落,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也奠定了城市街道的格局。今天,我们就和您一起来聊一聊运河沿线的民居和名宅。纵穿南北11个纬度的大运河流域,形成了南北不同的建筑风格和营造体系。
来源:【扬州发布】大运河贯穿扬州,孕育了沿线多个古镇,扬州邵伯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徜徉邵伯老街,如穿越时光隧道,沿街的斗野亭、运河巡检司、董恂读书处等,承载着千年运河的繁华盛景,盐商大楼、镇水铁牛、甘棠树等历史遗存,则诉说着流淌着的动人故事。
“吱呀”一声推开徐园的木门,秋日里静谧的瘦西湖就从你的梦里走进了现实。人们总说,江南藏着中国人最后的水墨梦,那么被历代文人墨客藏为心头朱砂痣的扬州,就是这个江南梦的去处。再没有这样一座城,尽管坐落在长江之北,但在文化意义、历史意义上,却为江南。
在《北上》中李乃文饰演的周宴临是个饭店的老板,他的饭店叫运河人家,运河人家的菜是淮扬菜。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场国宴,由周总理亲自审定,决定在开国大典的当晚,菜式以鲜咸适中,南北皆宜的淮扬菜系为主,从此,淮扬菜系就成了以后国宴的主角。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标准实施精准管控措施的通知》要求,经扬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研究,自发布之日起,扬州市下列地区调整为中风险地区:1、扬州市广陵区开发东路以南、大学南路以东、跃进河路以北、九龙路文苑路和文峰河路合围区域;
2022年,扬州市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部署要求,牢牢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市委“攻坚突破年”部署,聚创新之能、扬文化之帆、走共富之路,让“宜业宜游宜居”景区更有活力、更具品质、更加美丽,在新的赶考路上奋力谱写现代化建设的景区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标准实施精准管控措施的通知》要求,经扬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研究,自发布之日起,对扬州市部分区域疫情风险等级进行调整:一、下列地区调整为高风险地区:1、扬州市广陵区汤汪乡同心村;
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之际,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江苏省委网信委联合主办的“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6月22日在江苏扬州启动。创新形式,讲好“运河的故事”。
来源:环球网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之际,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江苏省委网信委联合主办的“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6月22日在江苏扬州启动。创新形式,讲好“运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