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前,我无法在世界地图上辨认出中国。而现在,我的身份已经与这个国家难以分割。我可以预见我的灵魂将永远漫步在喜洲的小路上。这里现在已经是我的家,我灵魂的归宿。”这是美国人布莱恩·林登中文回忆录《寻乡中国:林登的故事》里的独白。1984年,林登第一次来到中国。
“哥,我还会回来看你的。”2013年,洪都拉斯总司令代替父亲来中国寻根,却无意间发现一位87岁的老人居然是他的亲哥哥,两个人抱在一起湿了眼眶。为什么洪都拉斯的前国防部长,三军总司令,祖上来自中国?而他的父亲也早就已经离世,从小在洪都拉斯长大的他又为什么想起来到中国寻亲了呢?
来源:中国新闻网他们是“老外”,却在这片土地上找到了家的感觉。他们遇见中国,从这里读懂中国温度;他们融入中国,从这里见证东西方文明“双向奔赴”;他们感受中国,从这里看见活力中国“发展密码”。从“老外”到“老乡”,这片古老的土地到底有怎样的魔力?
美国人布莱恩·林登从留学中国,到扎根中国,他和中国结缘已经30多年。是茶叶,让他认识了中国,进而来到中国。有意思的是,十多年来,他选择在云南的茶马古道上,修缮古建筑,打造乡村民宿,带着来自世界各地数以十万计的游客,走进中国的田间地头,触摸和感知真实的中国。
布莱恩·林登——从“老外”到“老乡”(海客话中国)美国人布莱恩·林登是旅行家、企业家、作家。1984年,林登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孤身一人来到中国,求学、游历、拍电影、当老师、做记者……2004年,他与家人一起定居云南,并办起了文化旅游与国际教育相结合的“喜林苑”品牌。
“不疼,没有毒。”人迹罕至的神农架深山一个胳膊淌血的外国人手握长蛇轻松回应着同伴的关切几秒钟前,他刚被咬伤此刻却对着这条大蛇如获至宝地欣赏起来为了找蛇他已在山林里跋涉了三四个钟头这个“不怕疼”的外国人是来自美国的两栖爬行动物专家凯文·梅辛杰2024年7月,凯文在路边捡到蛇的尸体。
文|玉惜品诗编辑|玉惜品诗前言休年假的时候,我在北京机场意外遇到了一个来自英国的背包客。他急匆匆地穿过人群,不小心掉落了自己的钱包,我看到后赶忙捡起去追他,跑了好一段路,我才在出口叫住了他。他看着“失而复得”的钱包很是感动,开口便要请我吃饭。
前天有个韩国客户过来,说是第一次来中国,咱作为地主不得请吃一顿嘛。晚上找了个上点档次的地方搓了一顿,客户看到一桌子菜激动的不要不要的,一直说太破费了,太破费了…有这么夸张吗?你们韩国朋友或客户第一次来也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