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一老人因发热前往某医院急诊治疗,医生给予1000毫升的液体静滴,在滴入800毫升液体时,由于滴速过快,老人突然出现脸色苍白、呼吸急促的现象,家属即寻找医护人员,等找到医生开始抢救已经距老人病情已恶化,不久老人死亡。
讲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虽然过去十年了,回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十年前我在一个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实习,有一个老奶奶六十多岁,是一个企业领导的母亲,家庭条件很好,自己住一个特需病房,因为脑梗死住院已经二周了,恢复的特别好,刚住院时左侧肢体瘫痪,二周时已经可以行走自如了,早晨主任查房时跟家属交代恢复的很好,上午可以出院了,当天可以停药不打针了,老人家的儿子比较忙上午没时间来接老人家出院,但是他很孝顺,找到老人的主治医生,要求下午出院前再打一针,巩固肱骨病情,然后主治医生就又开了一天的药。
其实,在医院输液大厅或者病房输液的患者中不听护士姐姐的嘱咐擅自调整输液速度的人并不少见,有些患者自以为自己体壮能够承受快速的点滴,于是就把护士小姐姐的嘱咐当耳边风擅自调快点滴的速度,一旦出了事故却要医院负责。
打点滴是件枯燥而漫长的事,有人为了早点结束,会偷偷将护士调好的输液速度放快一些。殊不知,这是极为危险的事情,很容易产生输液反应。什么是输液反应?输液反应包括发热反应,系静脉输液时由致热源、药物、杂质、药液温度过低、药液浓度过高及输液速度不当等因素引起。
每次去医院输液,都想赶紧输完赶紧回家,可是输液速度有讲究,我们可不能乱调,今天让我们了解一下吧!2 药物流动过慢:如果在点滴时比较慢,就很有可能会导致药物的液体流动速度也变慢,在血管内不能及时的流向全身,得到治疗疾病的效果,所以在打点滴时要尽量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速度打点滴,不要过快也不要过慢。
很多人在输液时觉得药滴得太慢,想赶快打完针走,就自己调快速度。还有的人觉得有点不舒服,就调慢了滴速。其实,这样做会影响治疗。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是一种非常严格和专业的技术操作。
小李最近感冒得比较严重,为了不耽误工作只好去医院输液。看着一点一点的滴液,性格急躁的小李实在是等得不耐烦,什么时候才能滴完啊!为了尽快打完吊针,小李自己把调节器往上推了一下。没想到几分钟后,他的血管胀起来,还痒得难受。最后幸好护士及时赶到,将滴速跳回正常,才避免了严重的输液反应!
平素体健的李先生带着感冒连续熬夜加了几天班,终于发烧病倒了。到了医院,医生检查了身体,让李先生打吊针。疾病缠身的李先生惦记着公司还有许多事没做完,看着滴管里的液体缓慢地一滴、一滴……觉得好焦急,好难捱啊,什么时候才能滴完啊。终于趁护士不注意,把调节器往上推了一下。
摘 要: 研制了一种智能输液滴速调节系统。该系统以AVR单片机为核心,采用红外对射的原理检测茂菲管里是否有液滴滴落,同时采用蠕动泵为滴速调节机构。该系统可以通过按键设置药液滴速并显示实时滴速。另外该系统还能在异常情况和输液完毕时进行声光报警并自动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