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地里江·阿不都热西提, 2023年西部计划志愿者、海军退役士兵,现服务于新疆伊宁市文体广旅局。“以青春之名,赴西部之约”,这句誓言在我心中回响,带着未知的憧憬与对家乡的热爱,投身于家乡建设,成为服务在伊宁市文体广旅局的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
张佳豪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宝光刚到新疆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第一中学支教时,张俊潇原计划被安排担任新入学的七年级语文教师。可新生入学后,由于八年级语文老师休产假,他又被安排接手八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
操场上,一场雪地足球比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学生们你追我赶顽强拼搏,26岁的吴艳明则屏住呼吸紧盯着场上的每一个细节,直到他指导的学生们最后一个传球,球进了!随着现场观众们的欢呼,终场哨声响起,吴艳明才长舒一口气。
一个来自贵州遵义的苗族姑娘,为什么还会留在高海拔的西藏工作?毕业于复旦大学护理专业的汪成欧楠会告诉你——单纯就是因为热爱这片土地。“我的工作其实很平淡,每天两点一线往返于单位和宿舍之间。”汪成欧楠现在是日喀则职业技术学院(筹)的一名教师。
光明日报记者 赵明昊 靳昊 孙金行 光明日报通讯员 宋博吃着山西吕梁老家的荞麦碗团,高潮觉得比以往的味道都要香。这是她的妈妈特意邮寄来的生日礼物,路上整整花了一周时间。三天前,高潮刚满26周岁,在谢依特小学过了第二个生日。去年7月,高潮从山西来到这所远在新疆的学校。
“谢谢哥哥送来的书包,以后也要常来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哥哥,你们下次什么时候再来呀?我想给你们看我画的画!”在黑龙江省桦川县的一所学校里,孩子们清脆稚嫩的话语,清晰地钻进景志强的耳朵里。望着一双双天真无邪的眼睛,他温柔地抚摸着孩子们的头,答应他们有空就来。
来源:【银川新闻网】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银川市志愿者协会会长、宁夏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宁夏微光义工志愿者服务总队副队长……脱继龙的头衔有好多个,然而无论身在何处,他始终不忘自己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身份。
川观新闻记者 陈秋吉 巴中观察 白川东 文/图“胡叔,最近生意咋样?遇到困难的话及时和我们沟通哈!”3月18日,在巴中市南江县赶场镇主街道上,镇政府党建办干部蓝川胜用一口流利的四川话,询问残疾人商户的营业情况。
川观新闻记者 宁蕖最近,甘孜州石渠县德荣玛乡龙仁村第一书记多吉加忙着两件事,一是帮着村里去年产的10吨茶叶找销路;二是给村里的贫困大学生阿西找资助。眼下,这两件事都有了眉目。“我联系了对口支援的杭州市,他们帮我对接了一些企业,茶叶销路不愁了,阿西的学费也找到了公益组织来资助。
人民日报记者 徐驭尧走进位于西藏拉萨的高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杨乐熟稔地用藏语和门卫打着招呼。这个湖南汉子来这里工作已有20余年。“现在,我的家乡就是西藏。”他笑着说。2004年,大学毕业的杨乐选择成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从北京来到西藏,从此和这里结下不解之缘。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广大青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奔赴西部、扎根基层,为西部大开发贡献青春力量。新闻联播推出系列报道《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首先,我们来看新疆、贵州、内蒙古等地的青年人才,立足本职岗位,助力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眼下,正值大学生开学季,喀什市和谐街道办事处四级主任科员杨晓华到辖区内多个居民家中走访,了解青少年教育现状及需求,为她母校广东工业大学暑期喀什青少年实践活动提前做准备。2月26日,杨晓华(右)在辖区居民家中走访。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加孜拉·泥斯拜克摄杨晓华是广东人。
新华社乌鲁木齐3月19日电 题:以梦为马越天山——青年支援边疆建功故事新华社记者曹奕博、何军、初杭新疆大地广袤壮美,但素有“死亡之海”之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流沙挡路、风沙怒号,山川纵横的昆仑雪线上氧气稀薄如生命禁区……这片土地上的艰苦,难以言尽。
封面新闻记者 周洪攀 王祥龙 图据北川公安“10多天前,我在四川北川遇到了北川公安局通泉派出所所长王鹏……”3月7日上午,全国政协委员、团中央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党委书记张朝晖,在“委员通道”上为王鹏扎根西部点赞。
在“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的征程中,总有一群人以青春为笔,以奉献为墨,在西部广袤的土地上绘就壮丽的画卷。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西部计划”志愿者董文静的故事,感受她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五团幸福社区的志愿之旅与动人爱情。初到五团,她便被这里淳朴的民风深深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