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国旗下思政课讲话的题目是《弘扬教育家精神,勇担新时代使命》。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首次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即“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精神力量是教育家成长的动因与标识。在长期的奋斗中,教育家们构建了教育家的精神谱系。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要回答时代之问、未来之问,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力量的重要论述,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开启新征程。
来源:人民日报 在中国人民大学,不少人听过关于高铭暄教授的一则小故事。一次,这位90多岁高龄的老先生要为青年教师做一场讲座。有人注意到,他16页的手稿上,满是修改痕迹。原来,他为了这次活动,前一夜改稿到凌晨两点。
习近平总书记致信与会教师代表指出,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作者:全汉炎(广东实验中学党委书记)日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这份纲领性文件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确立了奋斗目标,提供了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