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双流区西航港经济开发区内举办了“聚力高质量发展争创西航港国家级经开区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计划总投资157.15亿元的36个项目集中动工,其中包括13个产业化项目、9个能源配套项目、9个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和5个民生公服配套项目。
近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示了2024年度绿色制造梯度培育省级名单,其中四川双流经济开发区入选四川省绿色工业园区。四川双流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是四川首批省级开发区,也是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国家级天府新区、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的重要承载地。
初设立时的西开区,主要定位于发展电子、制药、机械制造、新材料、绿色食品等产业,到1996年,西开区就已经取得了引进投资单位191家,引进项目281个,协议引进资金58.7亿元,建成投资单位90家,实际投入建设资金21.6亿元等一系列显著的成果。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肖莹佩 段玉清 薛维睿 雷倢2月26日,成都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市长王凤朝代表成都市人民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对2025年重点工作作出安排。当前,成都正处在优势再造、蓄势突破的关键时期,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正在叠加成势。
封面新闻记者 刘秋凤每分钟有600件快递进出,每小时有15万块绿色动力电池产出,每天有6万台笔记本电脑下线……这是成都双流涌动的工业活力。2025年1月10日,成都市双流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闭幕。
四川在线记者 陈碧红“四川8个经开区以全省万分之一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省12%的实际利用外资,绝大多数经开区贡献了所在市外向型经济的半壁江山。”3月16-18日,四川省国家级经开区和国际(地区)合作园区工作会议暨专题培训会上,省商务厅厅长刘欣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
封面新闻记者 刘秋凤7月3日,成都市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召开。全会讨论通过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双流区委书记欧昭就现代化产业体系,双流区委书记欧昭重点提到三个片区:四川双流经开区、国际空港经济区、成都芯谷。
2月26日,成都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市长王凤朝代表成都市人民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对2025年重点工作作出安排。当前,成都正处在优势再造、蓄势突破的关键时期,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正在叠加成势。
西开区最初规划管理区域涉及原白家镇、文星镇、东升镇的10个行政村,面积7.68平方公里,主要发展电子、制药、机械制造、新材料、绿色食品等产业,并注重引进项目的科技性、效益性、无污染性等高质量的项目,同时,注重三资企业的引进,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及先进的管理经验,包括跨国集团和国内大公司。
川观新闻记者 李秋怡 蒋君芳2月26日,2025年成都市两会会场外,一只叫“灵瞳”的机器狗戴着熊猫头套来回摇摆脑袋,和与会者热情打招呼。不远处,“成都造”首个全尺寸人形机器人“鸿鹄”吸引着众人拍照合影。2025年成都市两会会场外,机器狗“灵瞳”跟与会者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