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托海三号矿是伟晶岩矿,于1946年由中苏联合开采,这里蕴藏着铍、锂、钽、铯、钛、锆等多种稀有金属和放射性元素,其中铍资源量居我国首位,全世界已知140多种稀有矿物质中这里有80多种,是全球公认的“地质矿物博物馆”。
在遥远的大西北,有一个地方被称为新中国的脊梁。它为共和国做出了两大史诗级的贡献,在国内经济极度困难时期,帮助偿还了苏联的20多亿外债;在共和国两弹一星重要项目中,为科技研发提供重要的稀有金属材料。这条脊梁便是可可托海3号矿坑,这座矿有着什么样的价值?
如果说历史书上的奇迹,那么一定是新中国的崛起历史,现在的教科书告诉我们,我们的中国博大精深,但是在中国成立的时候,中国只是地方大,根本称不上精深,以前的中国工业基础特别弱小,当时一些专门调查的人员只有200来人,钻机只有14台,30年才一共积累了挖了有17万米,而且其他地区在中国
魏永贵半个多世纪前,3万多名各族干部群众在可可托海艰苦奋斗、团结奉献,形成了宝贵的“可可托海精神”。可可托海矿区三号矿脉矿坑全景(资料图)。傅轩供图“可可托海精神”涵盖着各民族亲如一家的创业史、团结报国的奉献史、命运与共的奋斗史。
◎张含玥编者按矿山,是大地的记忆,是工业文明的见证。怀旧的思绪如缕缕轻烟,在地质人的记忆中飘荡。每个矿区,都倾注了地质先辈们的汗水与智慧,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每一座矿山都有着独特的故事,每一段历史都值得我们铭记与深思。
北疆之北,是我的阿勒泰,她是狂野的梦,她是山野的风。今年夏天,一部热播剧《我的阿勒泰》将这片北疆之地送上了流量巅峰。阿勒泰的景入了我们的梦,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阿勒泰可可托海地下136米深处曾发生了一件事,成就了几代人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