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有家的时候,心灵才是有停靠的。”自5岁被拐,贵州女孩杨妞花就过上了漂泊的生活,自卑、讨好、怯弱,她唯有更努力地生活,希望爸爸妈妈早点找到她。被拐26年后,她终于找到了魂牵梦萦的家,但父母早已双亡。一年后,她将人贩子余华英送上法庭。
农历腊月二十,杨妞花一家从河北邯郸连夜驱车17个小时,赶往江苏南通,终于没有被风雨冰雪路挡住重逢的脚步。而为了迎接杨妞花一家,姐姐家去年还重新装修了房子。这是杨妞花和姐姐杨桑英重逢的第三个年头。像这样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是杨妞花5岁被拐后,姐妹俩天天期盼的事。
如果没有被拐卖,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在杨妞花的设想中,她会认真念书,考上一所好的学校;会长成一个有主意、敢表达的人——很多年后家里人告诉她,5岁前的她是怼天怼地的性格,像个「小村霸」;会更自信、更乐观,有更好的发展,会成为父母的支柱。
封面新闻记者 李佳雨 林珏瑶2024年,杨妞花实现了自己的两个心愿。她把自己的名字从“李素燕”改回“杨妞花”,这是亲生父母为她起的名字。曾将她拐卖到河北邯郸,并被她“送上法庭”的人贩子余华英,终审被判处死刑。
3月2日,“余华英拐卖儿童案”受害者杨妞花,再次回应因直播带货引发的争议。“有人说我是为了挣钱,所以立了一个好的人设,其实并不是。我选择去带货就是为了挣钱……我想通过正当的手段,增加自己的收入。”面对质疑,杨妞花否认炒作立人设。
2024年12月19日,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余华英拐卖儿童案作出重审二审宣判。1993年至2003年间累计拐卖17名儿童,造成12个家庭骨肉分离的余华英被判死刑。余华英最终是被一位自己拐卖过的孩子送上了法庭。她叫杨妞花,她的父母因遭受女儿被拐的厄运而英年早逝。
3月3日的贵州织金县,体感温度在10度左右,阳光透过云层,温柔地洒在杨妞花身上。“这个时候的织金可漂亮了。”她指着老家满山的樱桃花,笑着向旁人介绍道。此刻,杨妞花的心情就像贵州悄然绽放的春天般,温暖而明媚,而漫山的樱桃花,恰似她爸爸妈妈的微笑,在欢迎女儿回家。
1月28日,农历除夕,杨妞花从河北邯郸发来了和家人一起贴春联的视频。数天前,她驾车前往江苏,将姐姐桑英一家接到河北团聚。今年是她找到家人后,和姐姐一起度过的第四个新年。杨妞花说,她在2024年放下了所有负担,开启了新的生活。杨妞花是“余华英拐卖儿童案”受害人之一。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邯郸1月28日电 题:杨妞花:这一年,我很“认真”中新网记者 陈林1月28日,农历除夕。在冀北平原的一个小院里,35岁的杨妞花,正和姐姐一起忙碌着年夜饭。不会包饺子的姐姐,被妹妹调侃为“不想干活看热闹”。
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月28日,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对余华英执行死刑,检察机关依法派员临场监督。法院经审理查明,余华英为谋取非法利益,于1993年至2003年期间,分别伙同他人,在贵州省、重庆市、云南省等地流窜作案,拐卖儿童十七名。
2025年2月28日,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对余华英执行死刑,检察机关依法派员临场监督。当日,杨妞花在直播中得知余华英被执行死刑激动落泪。她表示:“我之前不知道,没想到这么快。要是知道我今天肯定不卖东西,我要好好发一条视频。我不利用这个事情来直播带货。
2024年的杨妞花过得十分充实,从被拐到寻亲成功,从将人贩子余华英送上法庭到帮助更多的被拐家庭,杨妞花一直在积极面对着人生的一个又一个拐点。12月19日上午,备受关注的余华英拐卖儿童案在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重审二审开庭,杨妞花到庭参加诉讼。
今年春节是杨妞花和姐姐一起过年的第四个年头,早在春节前,杨妞花便从河北驾车前往江苏,把姐姐和孩子们已经接到了河北邯郸,“第一年是在河北过的年,第二年在贵州老家过的,第三年是在苏州姐姐家过的,今年又到我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