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下午1点,在扬州江苏书展举行陈从周精选集《品园》新书分享会,由著名园林研究专家曹林娣教授介绍陈从周先生园林研究并进行“品赏扬州园林”主题讲座。扬州历史悠久,是南北传统文化、生活艺术交汇集萃之地,千百年来,在这块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土地上,人文荟萃,人杰地灵。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中国园林博物馆将迎来建馆三周年。为进一步传播生态文明理念,传承和弘扬博大精深的园林文化,秉承科普教育和学术研究的双重使命,5月16日-18日期间将在中国园林博物馆举办多项展览及文化活动。
走进世界文化遗产,读出中国传统文化。今天(10月13日),由园林文化专家、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曹林娣主编的《走读中国古典园林》苏州园林系列新书发布会在怡园举行。图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入浅出的解读、丰富翔实的史料,为读者打开一扇了解中国文化、读懂苏州园林的大门。
临近春节,龙年新春的“祥瑞”接踵而来。虎丘新春庙会惊现“百米长龙”、“酥”式非遗小龙灯深受热捧,还有仓街、虹美术馆、中街路……各处创意龙形装置“腾云驾雾”亮相朋友圈,龙行龘龘!实际上,在人们最熟悉不过的苏州园林里,也藏着很多“龙”踪“龙”迹。
今天(5月24日),由园林文化专家、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曹林娣主编的《走读中国古典园林》苏州园林系列第二辑新书发布会在虎丘塔影园民俗文化展厅举办。中国古典园林是承载中华文化神韵的靓丽名片,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文化价值,苏州园林更是古典园林的精华,中华文化经典,世界文化瑰宝。
苏州园林。世界文化遗产,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誉,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是中国园林的最杰出代表。▲ 作为普通人应该如何来鉴赏园林之美?▲ 中西方园林又有着何种异同?▲ 中国园林审美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苏州网师园,似一曲《楚辞》渔父的《沧浪歌》、一阙张志和的《渔歌子》、一首朱敦儒的《渔父》词。骚韵、禅趣、玄味……可感的、潜在的,积淀着深厚的文化精神信息,需要我们细细品味,慢慢“读”。抒情主人公就是“网师”,即渔父、钓叟,而这个形象,在我国古代诗文图绘中频频出现。
自然崇拜和自发产生的原始宗教曾有效地陪伴了人类的童年,抚慰过人类幼年时代惊恐不安的心灵,山川神灵就在人类崇拜的光晕中产生了。在原始先民的意识中,巍巍高山、茫茫大海是那样神秘莫测,于是,那里也就成为天帝和百神在人间的住所,特别是被大海环抱的小岛,在海浪中浮沉出没,神秘和诱人。
苏州留园,“因阜垒山,因洼疏地。集宾有堂,眺望有楼,有阁读书,有斋燕寝,有馆有房,循行往还,登降上下,有廊榭树亭台、碕沜村柴之属。”(沈德潜《复园记》)居住、读书、作画、抚琴、弈棋、品茶、宴饮、憩游、修禅、祭祀,无所不备,自足、内向,生理需要和精神享受兼备。
康熙、乾隆都钟情于园林,乾隆更是“山水之乐、不能忘于怀”,曾先后六次到江南巡行,足迹遍及扬州、无锡、苏州、杭州、海宁等私家园林精华荟萃胜地,去“眺览山川之佳秀”,留下了大量的诗篇,还将许多“宠物”携归内府,如文房四宝、扬州九峰园的太湖石峰、杭州南宋德寿宫遗址内的梅花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