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提醒小宇妈妈带孩子去看下医生,家长这才意识到了不对劲。这个学期期末复习时,妈妈发现他眨眼越来越频繁,反复提醒也没用,提醒次数多了,妈妈有时忍不住了会骂几声,但小宇却好像越来越不听话,眼睛越眨越厉害。
近日,5岁的小星因“反复咳嗽1月余”就诊于儿科门诊,妈妈见到医生十分焦虑的说:“大夫,我家孩子反复咳嗽1个月了,晚上和早晨起来咳嗽明显,感觉嗓子里有很多痰,之前血和胸片都查了,也没发现什么大的问题,止咳化痰的药都吃了,也不怎么管用,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眼睛、嘴巴、脸部不由自主地动,就会以为孩子是在做鬼脸,有的则以为孩子是患上了眼科疾病。但根据调查显示,孩子如果开始出现眨眼睛、噘嘴巴、皱鼻子、清嗓子等情况,80%可能是患上了抽动症,而很多家长对抽动症几乎不了解,导致抽动症伴随孩子一生!
儿童抽动症,其实是吃饱了撑的,治疗其实很简单!家长听到这句话,都很疑惑:大夫你怎么还骂人呢?这么说啊,是因为抽动症其实是吃出来的毛病,对于这样的孩子,治疗其实很简单,不信你往下看。我们常说,病从口入,尤其对于小孩子更是如此。
冬去春来,早晚温差大,忽冷忽热,不少孩子由于体质差,易犯感冒。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我已经在临床工作了30余年。最近门诊上,来看抽动症的患儿不少,往年这时候,抽动症患儿的数量会不断攀升,在春天进入一个高峰期。曾经有一名家长带着孩子找到我,一见面就忍不住哭了。
抽动症其实是肝火太旺了,不能靠镇静药强压。这个孩子14岁,频繁眨眼,嗓子发出吭吭的声音,偶尔咧嘴摇头,伴随着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还有睡眠不踏实,脾气暴躁,一说就容易哭,想要什么不能被满足就生气,面色萎黄,有下眼袋,舌质偏红。
乐乐是一个7岁的男孩,刚刚上小学1年级,最近2个月以来,乐乐总是不时发出“吭吭”清嗓子声音,自己不能控制,并且没有咽喉部不适症状,也没有咳嗽咳痰症状,自行按照咽炎治疗1月余,给予口服药物及含片治疗,无缓解,且上述症状渐渐加重,清嗓子的声音渐渐增多,同时,孩子显得躁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