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通讯员 高妍 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 黄京这个寒假,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下称“三一职院”)海外经营总部定向班的线上培训进行得如火如荼,2023届国际班学生们分组练习、每日对话、每周打卡,为年后的“出海”做着最后的冲刺。
来源:【中国教育报】10月16日,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三一职院”)海外“灯塔工厂学院”首期“海外三一班”培训在三一印尼全球培训中心圆满结业。此次培训班结业,是海外“灯塔工厂学院”项目的阶段性重要成果,受到广泛关注。
【来源:三湘都市报】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 通讯员 李裕展 邓小芳“老师,做完这笔凭证就可以下班了吧?”“这笔业务少了个零!小心供应商找你!”在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三一职院)大数据与审计专业的课堂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学革命正在悄然进行。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蓉 通讯员 高妍趣味运动会上,飞盘在空中传递,速度与激情的较量不断上演;体育课堂上,未来岗位需久坐的专业练腰、腿部核心力量,需要体力、耐力的工程类专业强化体能;10公里拉练、学生自制“作战”道具模型考验重重……这都是三一职院军体融合课程改革的缩影。
立足学生长远发展,帮助学生拓宽就业方向,三一职院针对“校企融合缺真、培养模式缺变、资源共享缺链”等产教融合发展的痛点问题,依托国家级产教融合型企业三一集团及其工程机械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企业100余家,深入开展定向班、学徒班、研发外包、技术应用服务等校企合作项目,校企协同育人特色明显。
习惯于手写的祝福卡,你收到过操作数控铣床写下的祝福吗?日前,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三一职院”)数控研发2201班学生黄翌给老师送上了一份特别的新年祝福——操作数控铣床写下了“福暖四季 顺遂平安”的祝福,赢得众多点赞。
学校聚焦工程机械产业需求,将企业人才理念植入学校办学理念,深入开展“三全育人”改革,在锻炼学生能力素质、厚植爱国情怀、提升职业素养上,闯出了培养特色亮素质高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特色之路,形成了人才培养的三一模式。
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由三一重工创办,是长沙的非营利性民办高职,占地800亩,招生过万。该校秉承三一文化,专注产教融合,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模式多元,师资雄厚,含高级职称教师及行业专家,拥有国家级产教融合基地及实训基地,是多项国家级试点单位及人才培养基地。
“监理就位,开始实施”,随着各项目“甲方代表”的一声声令下,各公司“项目经理”带领“工程师”依据制订的《项目计划》《实施方案》在实训平台上具体实施……这是日前,发生在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三一职院”)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工业边缘计算应用》课堂上的一幕。
来源:【湖南日报】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蓉优化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始终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近年来,湖南强化国家首批产教融合试点省担当,加快构建“院校集群+功能板块”“专业集群+产业链”的院校和专业布局生态系统,不断提高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
独特的挖机造型,2.3米“变形金刚”模型,造型奇特的焊接作品、自制人体工学椅……9月7日,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三一职院”)迎来全国各地4000余名新生报道。学生和家长步入校园,映入眼帘的便是威武的挖机造型和一座2.3米的“变形金刚”手工焊接模型。
三湘都市报6月6日讯(通讯员 李裕展 高妍 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临近高考,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下称“三一职院”)数控技术专业师生操作数控铣床写下了“祝全体考生金榜题名 梦想成真”的祝福,用技能为高考加油!
湖南日报5月21日讯(通讯员 高妍 宋金泉 全媒体记者 余蓉)重达100斤的遥控电动焊接挖掘机、造型精美的“铁蜻蜓”、绽放的“红玫瑰”……近日,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三一职院”)举行技能文化节,“焊接工艺品设计与制作竞赛”单元涌现了一批技能功底不俗又创意十足的焊接作
左图:陈蕾指导学生制作和修改求职简历。记者 王智芳 摄 右图: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学生杨竣文正在检查施工设计是否达标。 通讯员 熊慧灵 供图 正值“金三银四”人才市场招聘旺季,部分高校毕业生还在为就业头疼的时候,职校生却成为人才市场的“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