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温梦华 每经编辑:魏官红近年来,未成年玩家游戏充值后的退费问题频频引发争议和关注。5月28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在官网发布《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要求》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
随着网络的普及,未成年人游玩网络游戏并进行充值的行为时有发生。司法实践中,关于未成年充值网络游戏后,监护人要求返还充值款项的案件屡见不鲜。那么,未成年人充值网络游戏后要求网络游戏服务商返还充值金额的请求能否得到支持呢?一起来看下面这起案件。
“孩子偷偷在游戏里充值7767元,客户经理却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强行辩解,拒不退款”“家里11岁孩子擅自充值5855元,向平台申请未成年退款,给出方案退3303元,甚至连60%都不到”……“熊孩子”“氪金”、家长退款维权不易的消费乱象层出不穷。
未成年人玩游戏“氪金”,哪些情况下应当退款?退款的比例如何划定?5月28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公布一份团体标准的征求意见稿,为实践中处理未成年人充值退款纠纷提供了具体操作指引。未成年人玩游戏的充值额度有明确政策限制。
首个游戏退费标准征求意见稿日前发布,厘清了未成年人高额充值网络游戏产生退费的担责比例问题“熊孩子”乱充值,平台该退多少怎么定?“孩子用家里老人的手机充值游戏花了1.5万余元,我们申请退费时得到的答复是只退7000元。”上海的陈女士日前告诉记者。
游戏行业首个完整的消费管理规划来了。5月28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要求(征求意见稿)》团体标准。针对未成年人玩游戏涉及退费的问题,该“团体标准”提到,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监护人等过错方应当根据各自过错情况分别承担相应的责任。
5月28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出台《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管理要求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标准》),首次提出细化退费标准和建议,根据各方过错情形,明确划分了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监护人等责任方的担责比例。《标准》的出台颇受行业关注,填补了行业空白。
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产生的消费和退费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5月28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在官网发布通知,就《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要求》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据悉,该文件是国内游戏行业首个完整消费管理规范,也是首个对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消费进行管理的团体标准。
随着我国网络游戏产业快速发展,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沉迷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尤其是未成年人充值游戏后的退费问题。5月28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了《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要求(征求意见稿)》团体标准,为解决未成年人游戏消费退费纠纷,提供了参考。
本报记者 许心怡 吴可仲 上海报道5月28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官网发布《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要求》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团体标准”),并公开征求意见。据悉,这是国内首个关于未成年人游戏退费的管理规范。
未成年人网游充值咋退费?标准来了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管理要求公开征求意见 明确游戏提供方和监护人责任比例近年来,未成年人大额游戏充值后退费难的情况屡见不鲜。如何把好未成年人游戏的“充值关”,成为摆在各方面前的重要问题。
第1眼-重庆广电“熊孩子”用父母的手机账号偷偷购买数千元的游戏装备,或者观看游戏直播一晚打赏数万元,当家长发现时,退费成了最大的难题。近年来,由此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近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了《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要求(征求意见稿)》团体标准,并公开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