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李少春丶高盛麟和厉慧良“三大武生”的称谓由来和原因及历史背景 前几天转一篇“说说三大武生”,这篇文章不是我写的但和我观点一致,文章发表后有些方家有点看法,认为李少春、高盛麟和厉慧良代表不了第三代武生还有强于他们的武生大家,比如孙毓堃和李万春等。
高盛麟和厉慧良:武生大家的惺惺相惜高盛麟 厉慧良南来北往,殊途同归,两位不肯被地域、门派“捆住”“捆死”的艺术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艺兼南北的“中和”之路。我和厉慧良比较熟悉,据我听到和他的学生转述,他对高盛麟的艺术是十分敬重的,评价高。
淄博2月10日讯 万众期待着,第二届淄博城市戏剧节暨中国淄博第五届五音戏艺术节将在明天晚上拉开序幕,除了开幕式外,戏剧节的重头戏自然是来自山东淄博桓台籍京剧名家、国家京剧院副院长田磊为淄博观众带来的的京剧折子戏专场,一场戏剧的盛宴就此拉开。
厉慧良作为一个旧社会走过来的艺人,确实存在不足,但绝不是传说中的那样不堪。当年武汉已于一九五一年率先组成全国第一家由高百岁、高盛麟、陈鹤峰领衔的武汉市京剧团,上海正在华东京剧团基础上组建周信芳领衔的上海京剧院团,北京马、谭、张、裘领衔的各京剧社、团及李少春袁世海张云溪的新中国实验京剧团…
【戏苑撷趣】作者:张静(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戏谚说: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旧时戏院没有模拟天气的特效技术,也缺少调节气温的现代设备,伶人不仅要通过扮相、神情表现舞台上的风霜雨雪,还要顶着舞台外的严寒或酷暑,穿上往往十分厚重的戏服卖力演出。
京剧段是遍及全国各地,以北京为中心的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是在文学、表演、饮血和舞台美术等方面有着规范化艺术表现形式,有着国剧之称的戏曲剧种,那这其中都有哪些著名片段呢,本文就为大家盘点京剧十大经典名段,一起来领略京剧的艺术魅力吧。
裴胜利: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71年加入滨州市京剧团,1982年在中国戏曲学院进修,有著名京剧大武生王金璐、孙胜云、高盛麟亲授《挑滑车》《长坂坡》《洗浮山》等剧目,1984年拜著名京剧演员王富岩为师,由其精授《野猪林》《紅鬃烈马》《杀四门》等,1988年参加山东省中青年京剧演员大赛获二等奖,1994年参加山东省京剧演员大赛二等奖,在历届全区业务考核中均获一等奖,2007年被评为滨州市十佳戏剧人物,在是极出传统戏中领衔主演,在现代京剧《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担当一号主演,为唱念做打精湛文武兼备的一代新秀。
北京晚报·五色土 | 作者 张永和看到今年高考北京卷语文作文题《亮相》,颇感兴趣,更引起我的思考。因为这是戏曲艺术中惯用的一个术语,也是一个惯用的、须臾离不开的动作,更是中国戏曲、尤其是国粹京剧美学考量中重要的程式呈现。
2020年10月9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元寿先生逝世。谭元寿先生一生,集谭派艺术之大成,演绎了诸多经典剧目。谭元寿《失·空·斩》关于谭元寿先生早年在富连成科班的学习经历,以及他与京剧界另一名门——高家的深厚情谊,一直以来较少被谈及。
墙上《挑滑车》《长坂坡》《古城会》《夜奔》等剧目的照片赫然醒目,多年来积累的“学习笔记”整整齐齐摆放在书架上,电脑桌面上的很多文档记录着对青年演员演出的指导建议,点点滴滴显示出房屋主人对京剧艺术的热爱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