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吹响进军号角。进军领域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2月18日下午,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主持召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座谈会,提出“广东将汇聚最优资源、集聚最大力量,加快打造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两个“最”字,彰显广东之决心。
春节就快到了,当人们提着大包小裹,准备回家过年的时候,在珠三角各个工厂,形态各异的工业机器人已经快速上线,成为全天候无休的给力打工“搭子”。大到造万吨货轮,小到“操刀”微创手术。甚至连老广们最爱吃的肠粉,现在都可以让机器人“代班”。他们都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工业机器人。
3月8日下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与境外媒体记者对话活动在中国记协新闻发布厅举办。活动现场,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小鹏表示:“广东的机器人产业是全国最好的机器人产业。不止是机器人‘七剑客’,未来两三年可能会涌现出‘七十剑客’。
编者按:经济大省挑大梁,再造一个新广东。走在前列,对广东而言,只有“进行时”。即日起,南方网、粤学习客户端推出“广东NO.1”系列融媒体报道,带您透过一张张写着“第一名”的“成绩单”,读懂广东高质量发展的“硬实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作为中国智能机器人产业的领军者,广东省在这一领域展现了强大的实力。在南粤大地,机器人不仅当起了“保安”和“辅警”,还组团进厂“打工”。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许张超图/受访者提供近日,第六届粤港澳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大会在广州举行,现场发布的《2024年广东省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广东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智能机器人产业聚集区,产业规模、企业数量均居中国首位,在智能机器人产业链各环节培育引进了一批
为着力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3月10日,广东省政府官网发布《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下称《措施》),共提出了12条促进举措。
全国两会期间,一款名为“夸父”的机器人走进北京街头,用灵动的肢体和智能的对话,协助媒体采访了多名市民。这款机器人正是出自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人形机器人被认为是具身智能的最佳载体。在广东这片热土,一家家科技企业竞相驰骋、你追我赶,全力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化。
近日,第六届粤港澳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大会在广州举行,会上发布了《2024年广东省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广东省工业机器人产量达24万台,同比增长31.2%,占全国的40%以上。
7月28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20230235号提案答复的函》。根据复函,2022年,广东省智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实现616.4亿元,同比增长15.45%;实现增加值111.4亿元,同比增长12.1%。其中,广东省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16.
过去一年,广东工业机器人产量超24万台(套),连续5年稳居全国第一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许张超蛇年央视春晚《秧BOT》节目一开场就燃爆全场,一群穿着花棉袄的人形机器人扭起了秧歌,转起了手绢;春节前,一个身高170厘米、重约55公斤的人形机器人,迈着轻盈自如的步伐,在深圳街头行走,被
优必选大型人形机器人Walker X。 受访者供图 “盛世龙”在深圳蛇口邮轮母港附近海域上空飞行。 新华社发 未来智能装备是未来产业和未来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近年来,广东紧抓这一前瞻性领域,广深佛莞智能装备集群已成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
来源:证券时报 美的库卡机器人生产线。 吴少龙/摄一排排橙色的机器人24小时不停地有规律“舞动”,它们分工协作:打螺丝、焊接、组装,平均30分钟一台机器人就被制造出来。佛山顺德的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内,每天都上演着令人惊叹的“机器人生产机器人”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