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孩子们嬉笑打闹,母亲、妻子边聊天边看春节联欢晚会,刘林(化名)的眼眶有点湿润。这样美好的全家共度新春的场景,真的久违了。前几年,因为他的肾病反反复复,过年即便聚在一起,家人的话都不多,气氛会莫名沉重起来。
看着孩子们嬉笑打闹,母亲、妻子边聊天边看春节联欢晚会,刘林(化名)的眼眶有点湿润。这样美好的全家共度新春的场景,真的久违了。前几年,因为他的肾病反反复复,过年即便聚在一起,家人的话都不多,气氛会莫名沉重起来。
3月2日,南医大二附院成功实施第一例亲体肾移植手术,南京市民罗女士为20岁的儿子小俊(化名)捐出自己的一个健康肾脏。记者了解到,该手术由二附院院长顾民教授主刀,手术的突破之处在于采取单孔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为江苏首例。这也是南医大二附院实施的第一例亲体肾移植手术。
大皖新闻讯12月11日,淮南市田家庵区安成社区71岁的陈广秀老人因为贫血、头疼,又在孙女门冉陪同下,到医院里看病拿药。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老人是因为捐肾救儿子留下的贫血、头疼症状,她对此没有丝毫后悔,因为她不想让家散了。家人相伴时光最幸福。
来源:【中安在线】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我不忍心看着母亲这么大年纪还要受罪,她是瞒着我偷偷到医院做的配型。”夏先生含泪告诉记者。近日,家住合肥庐江县的夏妈妈为了救治自己的儿子,已是花甲之年的她坚持请求医护人员为她做器官配型,并毅然接受了取肾手术。
面对不幸患上尿毒症的儿子,来自河南南阳的金大城(化名)夫妇争相捐肾救子。最终,51岁父亲的右肾成功地植入儿子金林(化名)的体内。1月2日是金林出院的日子,早就盼着这天的金大城一大早就赶到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移植医学中心。“没什么比救他更重要!只要孩子能治好病,没什么是我不能付出的。
“谢谢妈妈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经过10天的治疗,7月19日,赵先生的肾脏功能恢复正常,顺利出院。日前,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泌尿外科手术团队成功为34岁的尿毒症患者赵先生进行了珠海市首例跨血型亲属捐献肾移植,肾源来自他的母亲。
【来源:文明浙江】看着孩子们嬉笑打闹,母亲、妻子边聊天边看春节联欢晚会,刘林(化名)的眼眶有点湿润。这样美好的全家共度新春的场景,真的久违了。前几年,因为他的肾病反反复复,过年即便聚在一起,家人的话都不多,气氛会莫名沉重起来。
医护人员与夏先生(左一)、夏先生母亲(左二)、夏先生父亲(左三)合影留念。 安医大二附院供图中新网合肥5月4日电(张强 沈笑)“我不忍心看着母亲这么大年纪还要受罪,她是瞒着我偷偷到医院做的配型。”夏先生含泪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张若凡/文 游拥军/图时隔25年之后,47岁的广西男子韦成刚(化名)给了儿子第二次生命。日前,父子俩一同上了手术台,韦成刚将自己的一个肾脏捐给了身患尿毒症的儿子。今年的父亲节,父子俩对“父亲”的含义都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器官移植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医学成就之一,是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的有效医疗手段。但因为器官短缺,很多患者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在中国,每年有30万器官衰竭患者需要器官移植,而他们之中只有2万人左右能得到移植手术的机会。每年的6月11日是“中国器官捐献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