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N首发激励计划#5月19日消息,一艘装载着100万桶原油的油轮,已经从非洲中南部小国贝宁的港口出发,直接航向中国。这些石油都是我们从尼日尔那里购买的。这个消息也意味着我国已经成功组建了一条新的能源生命线。我国在非洲的又一个战略计划,已经开始出成果了。
驱逐、查封、赖账三连杀,22年砸下的46亿美元说吞就吞,这哪是背刺?2003年中石油勘探队踏进撒哈拉时,尼日尔还是个连汽油都要跪着求进口的穷光蛋,中国硬是用22年时间,在50摄氏度高温里建起1980公里输油管道,把原油日产量从2万桶干到5万桶,贡献了全国10%的GDP!
2024年,我国进口原油5.53亿吨,全球排名第1;进口金额2.31万亿元,占全年进口贸易总额的12.56%。换算成进口单价,折约4.18元/公斤或577元/桶。从2019年以来,我国每年进口原油都在5亿吨以上,近两年维持在5.5-5.6亿吨水平。
据中国石油网消息,尼亚美时间5月19日16时18分,伴随着满载原油的Front Cascade号油轮鸣笛启航,中国石油尼日尔二期一体化项目顺利实现首油出海。这标志着尼日尔二期一体化项目工程高质量建成投产,正式进入投资回收阶段。
界面新闻从中国石油获悉,当地时间5月19日,中国石油尼日尔二期一体化项目实现首油出海,标志着该项目建成投产,进入投资回收阶段。尼日尔二期一体化项目工程横跨尼日尔、贝宁两国,是“一带一路”重点项目,也是中国石油集团“十四五”重点项目。
据多家国内媒体报道,日前,非洲国家尼日尔和中国的关系陷入动荡,发动政变上台的军政府下令,要求3名中国籍能源企业高管在48小时之内限期离境,还查封了中资炼油厂的银行账户,紧接着,尼日尔又宣布,在该国经营的中资酒店也被吊销执照,原因是尼日尔认为该酒店涉嫌“歧视性经营”。
最近尼日尔军政府暴力驱逐中石油高管的事件,真的让我心情很复杂,忍不住想跟大家聊聊。2003年,中石油勘探队来到尼日尔东南部乍得盆地,这里条件恶劣,地表温度常达50摄氏度,疟疾与脑膜炎肆虐,基础设施近乎为零 ,西方石油公司都因勘探风险和利润微薄撤离了。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尼日尔把忘恩负义这个词体现的淋漓尽致。3月14日,尼日尔政府公然驱逐了3名中国石油高管,要求他们在48小时内离境,在这之后还以“歧视性经营”为由关闭了中资酒店。
2025年3月13日,尼日尔军政府突然下令驱逐中石油三名高管,查封炼油厂账户,并关闭中资酒店。这一举动也被中外媒统称为“赤裸裸的资产掠夺”。中国22年的投资,用超46亿美元打造的石油产业链,竟被尼日尔以“薪资不平等”“税务违规”等理由强行霸占。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文/编辑:快看张同学5月19日,载有百万桶尼日尔石油的船只终于出港,向着中国驶进!这次出港可谓困难重重,麻烦不断,不过好在中国政府在其中进行积极调解,才使得这次贸易争端得以平息,尼日尔的石油也能顺利出口。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3月13日,尼日尔军政权突然翻脸不认人,暴力驱逐了中石油等三家企业高管,并撕毁了合作协议。还以“歧视经营”为由查封银行账户,价值4亿美元的原油大单,眼瞅着就要打水漂;中企打造的豪华酒店,也被强行勒令关闭。要知道,22年前正是中国企业砸下46亿美元,才把这个穷苦小国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