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廖蒙)“您好,我是××银行信贷中心的客户经理,请问您现在需不需要贷款……”你是否曾经接到过这样的贷款推销电话?而且总是频繁被骚扰?针对电话推销贷款产品的背后,少不了贷款中介的背影,而这类行为正在被进一步整治中。
执法人员在涉事公司开展检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供图“工商银行尊敬的客户,我行可授信于您67.8万将10月31日到期,可用于日常消费,房屋装修,生意应急,查利息回1,办理回2,拒收请回复R。”一条“106”开头的借贷短信,真的是工商银行发的吗?
知道你的姓名、手机号、公司,甚至知道你有无贷款,当电话那头的“某某银行客服”“某某银行专员”热情地询问你想不想了解“某某银行的贷款服务”时,不少人便信以为真,前往浦东某大楼22楼的“签约中心”,签下了含有明显不合理条款的贷款委托服务合同,中介服务费可达到金融机构实际放款金额的14%。
图说:执法人员在现场检查 采访对象提供(下同)今天,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总队牵头开展“清链3”执法行动,对短信群发系统领域及其下游贷款中介公司展开调查。此次行动是市场监管部门对贷款中介行业乱象的又一次重拳出击,旨在铲除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扰乱市场秩序的灰黑产业链。
福建多部门出手治理。“客户您好,我行可提供您一笔298000元周转金,3年内随时取还,如有需要请及时回复”“尊敬的客户您好,由于政策放宽,您在我行可办理498000元,可用于日常消费、生意周转、房屋装修”…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2024年10月15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总队再次牵头开展“清链3”执法行动——直指短信群发系统领域及其下游贷款中介公司。此次行动是市场监管部门对贷款中介行业乱象的又一次重拳出击,旨在铲除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扰乱市场秩序的灰黑产业链。
2024年10月15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总队再次牵头开展“清链3”执法行动——直指短信群发系统领域及其下游贷款中介公司。此次行动是市场监管部门对贷款中介行业乱象的又一次重拳出击,旨在铲除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扰乱市场秩序的灰黑产业链。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工商银行】尊敬的客户,我行可授信予您67.8万元将于10月31日到期,可用于日常消费、房屋装修、生意应急,查利息回1、办理回2、拒收请回复R”。这条以“106”开头的借贷短信真的是工商银行发送的吗?
近期,有消费者集中反映,经常接到贷款推销类的骚扰电话,对方能准确报出消费者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等信息。上海市场监管部门今天(7月20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清链”专项执法行动,在前期摸排的基础上,对侵犯消费者信息安全的35家贷款中介开展突击执法。
“我们是××银行渠道部的,您最近有贷款需求吗?”“我是××银行信贷中心,无抵押低息贷款,当天到账,您需要吗?”类似开场白的电话,大部分人都不会陌生。这些电话真是银行工作人员打出来的吗?他们真能办下银行贷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