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骨骼考古学是指以考古遗址出土的人类生物遗存—骨骼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各种技术手段研究古代人类社会历史文化的学科,包括人类的起源与进化、古代人类的体质特征、生长发育、生活方式、健康状况、饮食结构、社会经济、人口结构、迁徙行为、社会冲突以及人群亲缘关系和遗传结构等,是考古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来源:海外网上周末,侠客岛线下沙龙正式回归啦!时隔N个月,再以这种方式和岛友们见面,岛叔岛妹的心情就是那句春晚名言——“想死你们啦!”这期线下沙龙,我们和20多位岛友一起走进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探访神秘的夏王朝。这是侠客岛策划的“何以中国——中华文明探源”系列线下沙龙第一站。
在河南洛阳,有一座展示二里头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和夏代文化历史的博物馆,它就是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此外,众多珍贵文物中还有一只活灵活现的“小猴子”,备受参观者喜爱,它是由动物骨骼雕刻而成的一只骨猴,双手抱膝呈蹲坐状,用放大镜进行展示。
邵阳日报·云邵阳客户端记者 陈贻贵 通讯员 周东锋 邓程兮8月21日,走进邵阳市博物馆古代陈列区,游客杨佳就被猕猴头骨化石吸引住了。令杨佳惊讶的是,这个猕猴头骨化石十分完整,连牙齿都保留在上面,清晰可见。邵阳市博物馆收藏的猕猴头骨化石。
自去年6月,乌东德水电站四川区域考古发掘项目的启动以来,金沙江下游又有考古新发现。26日下午,在受乌东德水电站工程影响的一处重要早期遗址猴子洞遗址中,目前已出土1000余件器物,并且,罕见的同时发现石棺墓葬地及居住区。
据陕视新闻7月31日晚报道:2000多年前的汉文帝也喜欢国宝大熊猫,还用国宝大熊猫陪葬。视频截图(来源:陕视新闻)上述报道显示,近日,陕西西安,在汉文帝霸陵西侧的动物殉葬坑发掘过程中,出土了一具2000多年前的大熊猫骨骼。
灵长类考古学研究表明,除了人类以外,曾不止有一种灵长类会使用简单石器。可是它们为什么没有像我们一样更进一步呢?当你走进动物园,望着黑猩猩的时候,能否想象出另一种画面,假如坐在笼子里啃香蕉的是我们,芸芸游客是它们......还好,世上没有假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