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政课教学中,互动式提问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抬头率”进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但在一些教师的课堂上,形式化提问、无效提问等情况很难避免。提问不是“走过场”“唱大戏”,不仅要有“热闹”,更要有“门道”。思政课教师要主动提升“问”的本领,问对、问准、问好问题。
原标题:思政课如何答好青春之问走近学生 讲透问题(深聚焦)中共一大会址,上海市的小学生在老师指挥下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陈亚东摄华中农业大学化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祝鑫在给学生讲课。张 东摄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第二中学和弘文中学师生徒步前往彭阳县任山河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总结为“十个坚持”,这是我们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重要原因和法宝。如何把这“十个坚持”有效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达到资政育人的目的?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直面和解释社会热点,运用社会热点加强对学生思想的引导,是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应有之义。思政小课堂要讲好社会大事件,就要坚持守正创新、问题导向、自信自立。
来源:人民日报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我已在思政课的讲堂上耕耘了20个年头。20年来,每次备课时,我总会问自己:假如我是学生,希望听到一堂怎样的思政课?课堂的设计能否激发学生兴趣?如何讲述才能真正让学生听得进去? “自我提问”的习惯让我受益匪浅。
来源:人民日报新邮件来了——每周日晚8点至12点,坐在电脑前,打开邮箱,查看、回复学生的疑问,已是我的工作习惯。我教授的课程是“思想道德与法治”,内容涵盖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等,主要面向00后的大一新生。他们是互联网的“原住民”,有敏锐的问题意识。
【来源:燕赵都市报】本报讯 近日,石家庄市裕华西路小学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树立正确价值观,争当新时代好少年”的思政教育讲座。讲座中,校长深刻阐述了思政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教育学生们热爱祖国、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张 晖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我已在思政课的讲堂上耕耘了20个年头。20年来,每次备课时,我总会问自己:假如我是学生,希望听到一堂怎样的思政课?课堂的设计能否激发学生兴趣?如何讲述才能真正让学生听得进去?“自我提问”的习惯让我受益匪浅。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很多学校在思政课上积极采用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分众式教学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建设智慧课堂等,取得了积极成效。
2023年3月2日,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举行了 “指向‘教考一致’的教学问题设计”——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教学研讨活动。 本文图片 虹口区教育局供图什么样的思政课才是受学生欢迎的“思政金课”?2023年3月2日,一场特别的教学研讨活动在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举行。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为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强化学生对党史和校史的学习,引导学生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加深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9月8日晚,永州一中举办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政治专题教育讲座,学校党委书记黄端祥和党委委员王受吉授课。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当前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不仅是提升小学生思想、道德、法治观念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对培养小学生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法治精神与要求产生积极的影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