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歌钟、王孙诰编磬、瑟、笙……千年前的古乐器与现代潮流音乐碰撞会擦出什么火花?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人民网联合人民日报文化时间工作室,与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一起,用九种古乐器全新解锁古风版《孤勇者》,感受跨越千年的历史相遇,回望灿若星河的中华文明。快来一起感受博物馆的力量!
2015 年 4 月 14 日 Google 公司向 Android 用户推送 Google Play 7.0 版更新,部分 Android 用户可抢先体验 Trusted Voice 语音解锁功能,你准备叫醒你的手机了吗?
【PConline 资讯】近日,Google为安卓系统推送了一次Google Play服务更新。这次更新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特性——利用“OK Google”语音命令解锁手机。设备能够自动辨认出用户的声音,用户只需要对设备喊话“OK Google”,即可快速解锁。安卓5.
中新网河南新闻7月29日电 (记者 韩章云)7月28日,河南博物院“华夏正声——中原音乐考古复原展演”开演,该演出将中原地区音乐考古成果搬上舞台,是华夏古乐日常演出的升级加强版。图为河南博物院“华夏正声——中原音乐考古复原展演”演出现场。
横笛 榆林窟第25窟 南壁 中唐 反弹琵琶 莫高窟112窟 中唐 腰鼓舞特写 榆林窟第25窟南壁 中唐 演奏横笛 莫高窟第112窟 南壁 中唐 敲羯鼓 莫高窟第112窟 南壁 中唐 抚筝图 莫高窟第98窟 南壁 五代 这里是曾经的丝路重镇,自远方而来的各路人等在此狂欢,
古乐,指的是有证可循的古代音乐,“中原古乐”是建立在中原地区出土的音乐文物与流传下来的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延伸而来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中原古乐的深远意境中,可照见华夏民族深刻的内在,承载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记忆。最好的诗遇见最好的乐,所有美好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历经2400余年,青铜编钟依然清脆悦耳,震撼人心!近日,在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下,“传统器乐数字化”项目完成对曾侯乙编钟1:1复制件的音源采集,“古代乐器之王”在数字世界中被“敲响”,音源有望永久保存。
来源:【黑龙江日报】册府载雅韵,古谱奏妙音。4月1日,黑龙江省图书馆里古曲悠扬,由黑龙江省图书馆、黑龙江省音乐家协会、黑龙江省古琴协会主办,黑龙江省图书馆龙江书院和南岗区文化馆承办的“册府雅韵——典籍中的音乐”首期赏读会,带给观众一场穿越千年的视听盛宴。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倪尧)驱邪消灾辞旧岁,祈福迎祥贺新春。2023年1月22日,农历癸卯年正月初一开始,此前受新冠疫情影响而中断的西安博物院“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正式恢复常态化演出,让广大到访游客观众亲身体验了梦回汉唐的艺术享受。
阔别千年,曾侯乙编钟1:1复制件首次在数字世界中被“敲响”,磅礴的旋律喷涌而出,庄严诉说着先秦灿烂的礼乐文明和中国青铜时代的辉煌历史。2400多年前的曾侯乙编钟,具有完整的十二乐音体系和七声音阶,是中国迄今发现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骨笛、编钟、箜篌、古琴……历史悠久的民族乐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今在年轻人手中焕发新的光彩:唤醒8000多年前的贾湖骨笛,在法国街头直播弹奏古筝,创新南音琵琶的制作技艺……本版推出特别报道,关注年轻一代对民族音乐的传承创新,解析传统审美与现代时尚“美美与共”的文化密
新华社北京6月13日电(记者罗鑫)笛声、管声、笙声、云锣声、鼓声……6月12日上午10时,悠扬古朴的音乐准时从隐藏于北京市二环胡同里的一座明代古刹——智化寺传来。这种让人有穿越时空之感的悦耳悠扬之声,是享有“古乐活化石”之称的智化寺京音乐。
近日,由Soul App、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以及河南博物院联合发起的“Soul博物馆元计划——国风雅·遇知音”活动在上海正式落下帷幕。年轻人聚集地与文旅圈创新先锋跨界的合作,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专业优势,在创新与融合中激发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将国风蔓延到了更广的群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