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认知历史编辑丨认知历史水月观音和文殊院文殊院位于成都以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著名古佛寺。始建于隋朝时期,早在清朝时期它便被誉为川西著名的“四大丛林”之一。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寺中珍藏了很多稀世臻品,其中有一幅《水月观音》的绣品最为引人注目,保存也非常完整。你敢信吗?
(记者杨璐 见习记者 鹿青松)10月11日上午,在山东省“秋季黄河大集”非遗展演区,鲁绣非遗传承人刘振兰带来发绣,古老而又独特,是鲁绣中最具代表性的绣种,用真人的头发通过脱脂、染色等,绣出的作品栩栩如生,引来游客参观驻足。
红山刺绣历史悠久这项精美的民族技艺一直在古老的红山大地上流传至今!制作绣品陈宝环是红山刺绣第三代传承人。年幼时陈宝环每天看着妈妈绣山、绣水、绣花、绣鸟,感觉美极了,于是她也跟着妈妈学习,妈妈看她如此喜爱这门艺术,便一针一线地传授给她。
史料考证,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发绣是现藏于英国伦敦博物馆的《东方塑像》,相传为南宋皇帝赵构之妃刘安所绣。“肌肤毛发,受之父母”,古人对于头发向来敬重,可以说,成就一件发绣作品的往往是信念、信任,而远非绣工针法这么简单。一旦头发成为某种象征承诺,青丝为证的发绣也就具有了神秘的诱惑力。
央视网消息(记者 豆瑞华 弟辰晨):千丝万缕的头发在她的手中变成了一幅幅山水、花鸟和人物画。今年27岁的郭晓琪在苏州生活和工作,她专职从事发绣工作已有八年。郭晓琪大学学习的是影视编导专业,但她从小就对手工和传统文化十分感兴趣。
中新网南昌10月14日电 题:江西非遗“赣发绣”:青丝入画绣人文传承中新网记者 李韵涵一缕青丝能做什么?在500余年前,江西南昌宁王府中的娄妃以发丝作画,写下“屏翰”二字。历经数百年传承,赣发绣第十七代传承人陶永红专研数十载,续写发丝织就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