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的生活都会制造出很多垃圾,爸爸妈妈把它们进行分类,扔到小区垃圾房。大清早,垃圾清运车就开始工作了,来到各个小区把垃圾运走。清运车把垃圾运到哪儿去了呢?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它们的去处一样吗?它们最后都被如何处理了呢?会不会给我们的城市环境带来污染?
中新网上海9月6日电 (记者 陈静)上海老港炉渣资源化利用项目6日开工。建成后的炉渣深度处理中心日处理规模为2000吨,将实现对老港生活垃圾焚烧厂及浦东新区海滨生活垃圾焚烧厂所产炉渣的规范化处理。城投环境“无废”建设成果展示暨老港炉渣资源化利用项目开工仪式6日举行。
今年6月5日,《上海市无废城市建设条例》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首部无废城市建设地方立法。一头是高度密集的人口、产业,超大的固体废物产生量,另一头是有限的生态环境容量,上海“无废城市”建设如何破题?记者从上海城投获悉,一批新型基础设施正在落地,从硬件上夯实基础保障能力。
【来源:上海市国资委】近年来,上海城投集团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人民城市的重要理念,全领域、全过程推进“无废场景”建设,全方位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无废集团”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助力上海“无废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中新网上海10月22日电(记者 陈静)上海正在打造“无废城市”,不断夯实全域“无废城市”建设相关基础设施保障能力。记者22日获悉,老港生物能源再利用项目三期和松江区湿垃圾处理设施扩建工程正在开展各项设备调试。
老港生物能源再利用项目三期、老港固体废物处置中心(二期)等项目相继开展调试设备,6大标准化“无废场景”、13个示范试点将基本建成……记者近日获悉,上海城投全领域、全过程推进“无废场景”建设,全方位推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尤其是最近加快推进热能、炉渣、电池资源
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首次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作为功能保障类市属国企的中坚力量,上海城投与百姓福祉紧密相连。五年来,在人民城市上海样本的建设进程中,上海城投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扔垃圾这件事儿,上海徐汇区宛南六村的居民深有体会。这座建于1979年的老小区,常住人口3000人左右,早期的垃圾箱房甚至无法容纳居民日常产生的垃圾量,垃圾桶只能摆在外面,一到夏天就臭味弥漫。在这住了40年的居民周玉娥说:“以前的垃圾房就是一个空壳子,没门,垃圾桶都是开放式的。
【来源: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记者今天从上海城投集团了解到,2024年,城投集团紧紧锚定年度投资计划,全力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全年完成投资716亿元,比去年增长3%,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承担市重大正式项目77项,完成投资304.6亿元,市下达计划完成率达105%,实现了“保五”目标。
中新网上海6月29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29日从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方面获悉,上海全面实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简称:《条例》)5年来,上海的生活垃圾焚烧设施从条例实施前的9座增加到15座,焚烧能力由1.33万吨/日提升至2.
从前端收运到中转压缩再到末端处置,生活垃圾前端跨地域、中转多码头、末端多模式的全程统一调度往往面临着监管难题。而今后,这一难题有望得到改善。启动生活垃圾分类运输处置“智慧物流”系统。上海城投环境集团 图2024年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
老港生态环保基地的上海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二期厂房内,生产运行主管倪宇晟抓起几根虫干投入观赏鱼缸。现代化的黑水虻工厂与其一墙之隔,产能开足,一天可消纳50吨湿垃圾。湿垃圾养大的黑水虻鲜虫及其干粉制品是抢手的水产养殖饲料。
“新的环责险涵盖范围更广,也不再仅仅是保险的范畴,还提供了一些服务类项目,给我们应对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提供了很大的技术支撑。”上海城投老港基地管理有限公司(下称老港基地)运营管理部总经理郭辉东近日向澎湃新闻说道。
“南汇8424”西瓜是拥有40年种植历史的上海本土特色品牌,昨天(5月18日),首批400盒“南汇8424”西瓜启运,进入香港、澳门市场销售。在南汇8424西瓜浦东老港基地内,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采摘工作,浦东海关关员现场对采摘过程、果品质量、现场环境进行全流程监管。
日前,上海城投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举行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暨垃圾分类五周年主题活动。记者获悉,老港基地生活垃圾已实现“零填埋”历史性跨越,未来老港基地湿垃圾三期将创建为全国领先的全生命周期绿色智慧的资源化无废工厂。2019年7月起,上海市实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你知道“垃圾都去哪里了”吗?你对神秘的细胞产业是否有所好奇?徐汇滨江曾经的“铁、煤、油、砂”大工业厂区如今是什么模样?亲手制作笔墨、品尝百余种巧克力、参观奶酪工厂产线、见证一本书是怎样制成的……市文化旅游局介绍,近期,本市新创建提升一批工业旅游项目,一起来了解一下↓Part01.
中新网上海4月22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22日获悉,上海构建覆盖黄浦区、嘉定区、青浦区等6大区域的再生资源回收“点—站—场”运营体系;构建覆盖全上海16个区的有害垃圾收运网络体系,建成标准化、智能化有害垃圾分拣中心。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运输处置“智慧物流”系统22日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