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偶然的体检中,您的心电图报告上突然出现了“ST-T改变”的字样。您可能会疑惑,甚至有些焦虑:这是什么意思?它预示着我的心脏出现了问题吗?我需要紧急处理吗?面对这样的报告,即使是最坚强的人,心中也难免掀起波澜。
有一位印象最深,60多岁姓郭的女性,有医生诊断她是冠心病,来我这里就诊后,我仔细询问了她的病史,翻看了她所有的既往检查,认为她的症状很可能是紧张焦虑导致,于是给她吃了抗焦虑药物,结果过了有近10年了,自我感觉一直很好,也没有做血管造影,心电图一直保持着原来的ST改变,没有任何问题。
本内容属于连载,共30期,今天是第7期—《心电图快速入门—急性心肌梗死-下篇》来源:医学之声急性心肌梗死(AMI):冠状动脉发生急性完全或不完全闭塞,出现心绞痛等临床症状伴随着心肌坏死标志物升高和心电图特征性改变及其演变规律。
病理上,心电图ST-T改变简单地说提示心肌缺血,要关注是否存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炎、高血压、电解质紊乱及心梗等,但是单纯心电图的改变不能确诊,还需要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进一步在心血管医生评估下做心脏彩超、冠脉CT等检查明确诊断。
2013年2月,欧奶奶因发作性胸闷、胸痛半年余,首次入住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当时查心电图提示T波倒置,结合患者存在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年龄等冠心病危险因素,临床考虑冠心病、心绞痛,予以规范的冠心病二级预防后,欧奶奶病情好转。
你好,这位朋友晚上好,你说的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奇怪,因为从心功能的角度来说的话,这个得看患者本人的心功能达到什么程度,一般心功能分级是这样的,心功能一级的患者可能是没有任何症状,但是他做的心电图检查显示如果是轻度心肌缺血的话,比如说轻度的T波低平或者是轻度的T波倒置,或者是心电图导联轻度的ST段压低,像这种情况下患者本人也可以暂时不用药,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界定心肌缺血的患者是否能不需要用药,必须是心内科的医生给出的意见才可以,患者本人自己不能决定自己是否需要用药,这个是不行的,必须要心内科的医生给出建议才行,同时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然后随时定期复查,一旦病情加重的话,可能需要马上用药,一般只有达到心功能二级的时候,患者才有可能会出现相关的症状,比如说在从事剧烈运动或者是重体力劳动之后,可能会出现心脏不舒服的症状,患者心功能三级的时候,可能轻微的活动或者是情绪有一些激动,就会出现心脏不舒服,心功能四级的患者,患者可能没有任何诱因,坐着休息,或者是躺着休息的时候就会突然间出现心脏不舒服的症状,而且心脏不舒服的症状会持续加重,口服药物可能轻易都不会缓解,需要马上去医院的急诊内科,或者是心内科就诊,甚至需要住院治疗。
5个多月前,她曾因相同症状住过院,不过,上次住院不在我们医疗组。当时,患者还曾经做过冠状动脉造影,但仅仅是在前降支中段有40%~50%不规则狭窄、回旋支远段50%-60%局限性偏心狭窄,显然,用这种临界性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不能完全解释她的病情;
又称“提早复极综合征”,是心电复极异常的一种,为生理性心电图变异,多数情况下早期复极综合征为良性临床过程,但由于其心电图改变的机制与病理性Brugadar综合征、特发性心室颤动及急性心肌缺血有相似之处,故对其良性的一面有新的认识。
10:1908:22女, 27岁。图2:查体心电图,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20次/分,II、III、aVF、aVR、及多个胸导联ST-T和图1不同, 患者除心慌外,无胸痛发作。图1:是患者充分休息平静后采集的窦性心律心电图,未见ST-T改变。讨论:1.
很多心电图体检报告,显示的不是“正常心电图”这几个字,而是以下诊断术语: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异位心律、早搏、左心房异常、左心室高电压、T波或ST-T异常、完全性右束支或左束支阻滞、顺钟向或逆钟向转位、QRS电轴右偏或左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