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推动中国与东盟在非遗保护的交流互鉴和文化互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南宁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第二届中国—东盟(南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活动于4月12日—18日在南宁市邕州古城·三街两巷、新会书院、邕州剧场、人民剧院举行。
怀化日报全媒体讯 4月12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南宁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东盟(南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在南宁市邕州古城•三街两巷拉开序幕,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国家级非遗项目——雕花蜜饯制作技艺,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观赏。
3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公布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其中广西17人入选。南宁市莫花美、梁素梅、韦建廷在列,涉及多声部民歌、粤剧和壮族会鼓习俗3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和人类代表作名录。
10月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发布关于公布第九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共有201个项目列入名录,包含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类别。
花婆送福四大财神互动巡游、梅花桩醒狮表演、南阳大鼓表演、花婆送福等民俗巡演活动为入园游客送上祝福,吸引市民游客驻足观赏、拍照留念……每逢重大节假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园博园就会邀请各级文艺团体进行非遗展示展演,壮族山歌、侗族多耶、壮族八音、百家宴等广西各地非遗代表性项目汇聚于此,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11月1日,南宁园博园迎来了南宁市仙葫学校700多名师生的到访。他们踏着轻快的步伐,在这座融合自然风光和地域建筑文化的园林中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活动。参加研学活动的班级在中国—东盟友谊馆前合影。 参加研学活动的班级在中国—东盟友谊馆前合影。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关精神,进一步加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今年我局组织开展了第十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
南宁酸嘢、粉虫、生榨米粉;横州茉莉花、武鸣府城红糖;邕剧、壮族会鼓习俗、壮族三声部民歌……南宁非遗的魅力藏不住了!8月10日晚,《非遗里的中国》广西篇在CCTV-1播出,南宁多项非遗惊艳亮相,也展现出南宁市非遗技艺的浓郁地方韵味。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广西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