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 近日,浙江大学楼俊超副教授所著的《数字经济时代的社会再生产》一书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该书聚焦“如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分析了数字经济时代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变化和发展,为我们如何在数字经济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理论参考和现实路径。
来源:市场资讯来源:经济日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这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不少国外媒体和分析机构认为,“5%左右”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表明中国保持增长的决心“非常明确”。对于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如何实现,国内外高度关注。
根据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2024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达9.8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用电量数字变化的背后,隐藏着中国经济怎样的新动能与新活力?百业兴旺电为先。电力消费,直观反映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活力和发展态势。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化危机、闯难关、应变局,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经济展现出旺盛活力、不竭动力和巨大潜力。
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是当前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全面客观冷静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接力推出,把扩内需增量政策重点更多放在惠民生、促消费上,将积极发挥投资有效带动作用。
新时代,“双碳”战略正在催生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加速引领新一轮产业革命,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202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量、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热泵产量都占世界的一半以上,新的绿色低碳经济增长点正在加快形成。
经济日报 乔瑞庆消费,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以消费提振畅通经济循环,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一环。“物流成本降低能够直接体现在消费品价格上,是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曹鹏说。202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为14.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化危为机、把握机遇,最根本的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把自身的优势发挥好。从社会再生产角度看,需要供需两侧协同发力,才能全面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巩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其中第七个专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系统论述了为何构建新发展格局、何为新发展格局、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三大问题,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考、新见解、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