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这是很多家长都会想要知道的,那么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编分享的这篇文章吧!黄疸指数最高的时候可以达到51.3μmol/L,正常新生儿出生四天后应该小于171~205μmol/L,早产儿出生四天应该小于256.5μmol/L ,一旦高于这样的量,那么就是意味着黄疸偏高,必须第一时间处理,否则有可能引起核黄疸等一系列更严重的并发症。
俗话说“十个宝宝九个黄”,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正常情况下,大多数新生儿出生后2周左右,黄疸即可自行消退,无需人为干预,但仍需做好照看工作。《健康小红书》第十四期节目,我们邀请到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代育中主任为我们讲解新生儿黄疸的相关知识。
新生儿黄疸非常常见,是新生儿期间常见的临床问题,超过80%的正常新生儿,出生后会出现皮肤黄染。重庆松山医院儿科(新生儿科)主任唐仕芳提醒广大市民,大多数黄疸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只要充足喂养会自然消退,不过也不排除是疾病原因,具体的黄疸类型,只能靠专业儿科医生判断。
新生儿黄疸可能是大部分父母面临的第一个育儿难题,眼看宝宝变身“小黄人”,宝爸宝妈却不知所措。有位宝妈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我家二宝出生第2天,脸上和身体都有点黄,医生说是新生儿黄疸,需要住院治疗,可是我家大宝曾经也有黄疸,没住院没吃药,过几天自己就消退了,二宝是不是不住院也行?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生理现象,也是家长们常常担忧的问题。了解其成因、分类、诊断及治疗,有助于消除家长的恐惧,更好地照顾宝宝。重庆安琪儿妇产医院医生介绍,新生儿黄疸的成因,主要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异常有关。
新生儿科医护为患儿治疗。(来源:青岛妇儿医院)信网8月9日讯 (首席记者 丛黎 通讯员 毕乙贺)李女士(化名)在青岛妇女儿童医院生下了一个八斤重的“大胖小子”。可是出生后第二天,宝宝的脸却“黄”了起来。
新生儿黄疸十问解答1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很多新生儿出生后数天到一周,会出现皮肤发黄,临床上称为新生儿黄疸。其主要原因是新生儿时期胆红素产生过多,超过新生儿机体的代谢能力,引起体内胆红素水平升高,表现为皮肤、巩膜及其他脏器出现黄染,是临床上新生儿科遇到的最常见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