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4月22日消息(记者唐奇云)模仿蝠鲼(俗称“魔鬼鱼”)的体态,翼展达1米,虽然在空气中的“体重”达到35斤,但在水里游动却是灵活无比……4月20日,智能软体仿生鱼——“文鳐”问世。该仿生鱼由上海海洋大学核心成员30余人的仿生鱼团队历经10余年研发,取名“文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日前,智能软体仿生鱼“文鳐”问世。该款软体仿生鱼模仿蝠鲼(俗称“魔鬼鱼”)的体态,翼展1米。虽然在空气中的“体重”达到35斤,但在水里游动却是灵活无比,令人真假难辨。
10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远洋渔业发展》白皮书。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拥有经批准的远洋渔业企业177家,远洋作业渔船2551艘(其中公海作业渔船1498艘),作业区域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公海和南极海域,以及相关合作国家管辖海域,年产量232.8万吨。
近日,满载着1026.3吨冻鲣鱼、冻鸢乌贼等远洋渔获的“福远渔运688”轮靠泊晋江深沪港区,经泉州海关按“船边直提”模式监管开展提离作业,并迅速投放市场。据统计,2024年,泉州海关共监管进境远洋自捕水产品6.04万吨,同比增长73.72%,增幅创5年来新高。
(央视财经《正点财经》)随着国人对金枪鱼的消费需求持续猛增,越来越多的远洋捕捞船,将金枪鱼直接运送到国内各个港口,让消费者可以吃到最新鲜、最放心的金枪鱼。今天早晨,两艘满载金枪鱼的远洋渔船,在深圳大铲湾码头卸货。这一批远洋捕捞的金枪鱼总重量达327吨,总货值超100万美元。
深圳新闻网2024年7月2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慕冰 通讯员 叶俊超)昨日(7月1日),记者从深圳海关获悉,今年上半年,共有36批次远洋自捕冰鲜水产品从深圳宝安机场口岸入境,净重超45吨,总货值近500万元,同比增长超9倍。
喜欢吃鱼的人大多会选择休渔期来临前囤上一些海鱼,这样即使是休渔期家里的餐桌上也能见到海鱼,不过囤购海鱼也是讲究品种的,因为有些海鱼大多是养殖的,或者是不适合冷冻保存的,尤其是这5种海鱼是没有必要囤货的。
说起俄罗斯,就想起了远东的一些悲伤往事,曾经大片的沃土如今只能留作回忆,在俄罗斯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煤矿等各种资源中,单单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占比就达到80%,因此俄罗斯也在将远东地区作为重点进行转移,如果成功转型,那么将是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甚至关乎其国运。
水母网11月15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陆启飞 通讯员 韩慧慧)走向深蓝,向海图强。伴随着一艘艘高端远洋渔船从蓬莱中柏京鲁船业有限公司的船坞驶向世界各地,我国对世界海洋资源的争取也有了更多的“硬底气”。
泉州网3月29日讯(融媒体记者吕学斌)日前,泉州市首批远洋船队从深沪中心渔港出发,鸣笛出海,远渡重洋,奔赴2000多海里外的北太平洋海域,开展为期10个月的远洋捕捞作业。每年4月份起,北太平洋海域开启新一轮渔期春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