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____颜真卿《劝学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____王维《相思》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____曾几《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____李煜《望江南·闲梦远》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公元767年,已经是56岁高龄的杜甫离开了成都,去到了夔州,在那里大约生活了两年的时间。其实很多人对于杜甫为什么要离开成都,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但是普遍都认为是他思念故乡,想要回到洛阳,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杜甫没能直接回去,而是在路上走走停停,由于到达了夔州之后,杜甫再身无分文,只好留在夔州。
今天(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题为“美好睡眠,放飞梦想”,希望能借此唤起整个社会对睡眠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在中国古代,如何睡觉以及如何睡个好觉等都有相当多的讲究。古人认为,睡觉不仅是休息,还是一种养生;不仅是一种境界,还是一种学问。
农村俗语大多源于长期农耕生产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因此它们通常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甚至成为了那个时代里约束人们各种行为的“规范”。然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农村俗语不断地经历着“否定再否定”,其中有不少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了,比如这句有趣的俗语“男儿难得正当午时,女儿难得半夜子时”。
所谓劝学诗,即指勉励他人辛勤学习的诗,是唐宋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首先,诗的前两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即刻苦学习的人,三更半夜还在读书,熄灯后刚睡不久,五更的鸡就开始叫了,然后他们又开始学习了。“更”,是古代夜间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为两小时。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两句劝人读书向学的格言,在中国几乎无人不晓。可以说,它在无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上,影响了中国一千多年,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中国社会。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两句格言的版权所有者,是北宋的一位皇帝。赵恒,乃北宋第三任皇帝,是为宋真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