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央行发布4月份金融运行情况相关数据。红星新闻记者从央行获悉,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0.85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6.98万亿元,同比增长5.
-央行3月14日发布的金融数据一出,好家伙,社交媒体直接炸锅了!作为一个十多年的宏观经济数据观察er,看到1-2月居民贷款同比暴跌86%、政府债券融资狂飙1.7倍的数据,我仿佛听到了中国经济转型期骨骼咔咔作响的声音。
央行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同比增长0.1%,增速较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与广义货币(M2)7.0%的增速剪刀差进一步扩大。信贷结构也呈现分化态势,居民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2月新增信贷近万亿。3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最新的金融和社会融资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14万亿元,其中,2月单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近万亿元;2月社融增量2.24万亿元,同比多增7416亿元。
在稳增长政策发力和银行季末冲量等因素影响下,6月企业与居民部门融资双双走强,带动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超预期增长。中国人民银行7月11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05万亿元,同比多增2296亿元,社融增量4.
摘要在2025年3月10日至14日当周,第一财经研究院中国金融条件日度指数均值为-1.58,较前一周上升0.06。3月以来,金融条件指数基本保持平稳。从货币市场来看,7天回购利率始终高于政策利率,资金面偏紧的情况一直存在。
本报记者 杨井鑫 北京报道“过去是企业求着银行贷款,如今却变成了银行追着企业放贷。特别是中小银行,由于贷款利率缺乏竞争力,客户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近日,一家股份制银行武汉分行的高管黄涛(化名)坦言,面对今年“开门红”的贷款投放任务,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近些年,大家普遍感觉相比于过去,我们的生活压力明显在增加,很多人在购置资产和投资倾向上越加保守,虽然国家在促进消费方面也下了很多功夫,但还是感觉整体经济形式不容乐观,那么,我们有可能再次经历经济危机么?从当今社会的现状看,我们进入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来源:新华社中国人民银行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两个月,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6.14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比上年同期多1.32万亿元。专家表示,金融总量继续保持合理增长,体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对实体经济保持较强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