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黑龙江新闻7月26日电(侯佳)在2024年的这个热烈盛夏,一支特殊的队伍——杭州知青,怀着对往昔岁月的深深眷恋和对第二故乡的炽热深情,踏上了同江这片承载着青春记忆的土地。他们此番归来,不仅是为了参加中俄边境文化季知青专场演出,更是一次寻根溯源、感恩反哺的心灵之旅。
杭州赴宁知青艺术团用歌声唱响心中的梦想。本报记者苏勇摄上个世纪60年代中后期,先后有三批杭州青年离开了美丽的西子湖,奔赴塞上宁夏,他们分别插队落户在永宁县杨和、胜利、李俊、增岗4个公社,从此展开了难忘的“知青岁月”。
新华网浙江频道10月11日电(记者余靖静)历经四年多的创作与排练,杭州约百位古稀之年的老人10日在杭州完成了一场名为“情系宁夏川”的大型组歌演出。老人们表示,希望能以此来感恩知青岁月中关怀、帮助过自己的人,让社会和后代了解、反思这一代知青走过的路。
上世纪60年代杭州支宁知青在田间劳作学习50年前,青丝红颜放下书包,告别亲人,以风华正茂的年龄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奔赴黄河岸边的宁夏。50年后,鹤发苍颜坚持寻梦,四年编演,《情系宁夏川》在西子湖畔上演着他们的追梦心路及与宁夏悠长情谊。
监狱里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景象:清晨大家排队出工,点完名后,干部到来,一瞬间,许许多多的犯人走出队伍,争先恐后鱼贯地走到干部面前,恭恭敬敬地递上前一天晚上写好的小报告,然后若无其事地返回队列之中,一会儿的工夫,那干部手中已经是厚厚的一叠小报告。
“再续前缘”央广网银川3月23日消息(记者许新霞 实习生穆苗苗 张兆福)“少小结同窗,漂泊各一方,难能西北旅,相减鬓飞霜……”上世纪60年代,1011名风华正茂的初高中毕业的杭州知青来到宁夏插队,落户在宁夏永宁县杨和、胜利、增岗、李俊4个公社27个生产大队88个生产小队。
在我上山下乡北大荒的日子里,,每逢星期天,或者下班后的夜晚,我们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业局三道关林场的上海知青们常常会聚在一起,也会喝酒,聊天,也会想家,有时也会打架,斗殴,有时歌声代替了眼泪,代替了悲伤。
星期五,在古老的高州城潘州公园广场,由上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上山下乡知青组成的高州知青歌舞二团团友们,正在专心排练文艺节目,为10月份参加高州市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0周年暨第一届知青文化活动节作准备。人欢舞乐之际,那一张张历经岁月浸润过的笑脸,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3月22日,老知青们在表演歌舞《理想的诗篇,青春的梦》。当日,一台表现杭州赴宁夏知青心路历程的大型组歌“情系宁夏川”,在银川宁夏大剧院上演。这台“情系宁夏川”组歌的创作和参演人员,全部是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浙江杭州赴宁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