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报道 9月10日,三峡水库正式启动2024年175米蓄水。175米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设计的正常蓄水位。三峡水库在每年汛末蓄水,在枯水期至次年汛前逐渐释放并腾出库容,以“蓄丰补枯”调度,为当年冬季和次年春季长江流域的航运、供水、生态、发电等需求提供有力保障。
湖北日报讯(记者张爱虎、戴文辉、通讯员李洋)9月24日从三峡集团获悉,三峡水库已启动2024年175米蓄水,本月底预计将蓄水至163米,十月底完成175米蓄水计划。三峡水库是一座典型的季调节水库,汛期防洪,非汛期承担供水、生态、航运等任务。
今天(9月10日),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启动年度蓄水工作,目标水位为海拔175米,这一水位线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全面发挥其各项功能的重要标志,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和明年春季的用水需求提供保障。每年主汛期到来之前,三峡水库都会降低水位,以腾出防洪库容,用于主汛期拦蓄洪水。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记者 刘诗平)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三峡水库坝前水位20日13时达到175米,标志着2023年三峡水库实现满蓄目标,将有力保障今冬明春长江流域供水、发电、航运、生态等需求。10月20日,船舶停靠在水位上涨后的三峡双线五级船闸前等待过闸(无人机照片)。
三峡水库是我国蓄水量最大的人工水库,库区下起宜昌市三斗坪,上至重庆市,中间覆盖了六百多公里的峡谷河道。在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等方面,三峡水库发挥了巨大作用,创造了可观的综合效益。三峡大坝于2003年6月1日下闸蓄水,至今将近20年。
央广网北京10月20日消息(记者陈锐海)记者从水利部获悉,10月20日13时,三峡水库坝前水位达到175米,标志着2023年三峡水库满蓄目标顺利实现,为保障今冬明春长江流域供水、发电、航运、生态等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
记者从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了解到,长江上游未来一周将迎来多次涨水过程,三峡水库7月12日前后将迎来一次入库洪峰流量在45000立方米每秒左右的洪水过程。今天(7月11日)13时,三峡水库再增开一孔泄洪,下泄流量增至33000立方米每秒,为拦洪削峰做好准备。
三峡工程是治理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也是世界上承担综合功能任务最多的水利水电工程9月10日三峡水库正式启动2023年175米蓄水进一步保障长江流域供水、航运、生态安全发挥好水工程综合效益9月10日,船舶在湖北省宜昌市有序通过三峡双线五级船闸 王罡 摄175米意味着什么?
中新网宜昌9月8日电 (秦明硕 朱文丽 龚文婷)据三峡集团消息,水利部已正式批复《三峡水库2023年蓄水计划》,三峡水库将于9月10日正式开始蓄水。此前,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2023年联合蓄水计划已于9月4日由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