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新发音都打开新世界刘玲琍耕耘特教讲台33年教会听障孩子开口说话刘玲琍让孩子感受正确发音。 通讯员 摄 每个人都有咿呀学语的童年,教会自己说话的,通常都是我们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人,爸爸、妈妈,或是亲人。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郑芷南 任为“田雪洁,你摸着我的喉咙,我教你从一数到十好不好。”视频中,王倩倩握着田雪洁的手放在自己的喉咙上,让田雪洁感受自己的喉咙怎么发声。“来,1,2……”随后,田雪洁用小手摸着自己的喉咙在王倩倩的指引下把最简单的几个数字吃力地喊了出来。
彭媛已经在特殊教育岗位坚守了17年。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华龙网5月18日6时讯(记者 佘振芳)班上的学生从6岁到20几岁都有,她是如何管理的?天生有听力障碍的孩子,在她的训练下学会说话,还考上大学。17年如一日,她为一群特殊孩子撑起一片天空。
“小拔(白)兔,拔(白)、又拔(白),两、只、耳朵、竖起来!”一句简单的儿歌,5岁女孩冉冉(化名)花了一节课的时间来学习,还念得有些磕磕绊绊。而坐在她对面的“90后”听障特教康复老师李虹葭,听完儿歌后却双眼放光,露出惊喜的笑容,给出热情洋溢的夸赞:“非常棒!我的宝贝,你太棒了!
这个品学兼优、乐观自信的听障女孩终于圆梦——如愿成为华师教育学院特殊教育专业的一名公费师范生。母亲辞掉了工作,陪她到北京的一所康复中心进行语言训练,在经过上万次练习后,她终于学会了发音,成为了一个“会说话的人”。
极目新闻记者 国倩通讯员 郝日虹 陈希昌7月16日,在湖南省岳阳市一中,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凌云郑重地把学校2022年第一份本科录取通知书送到了岳阳市一中635班杨雨盟同学的手中。这个品学兼优、乐观自信的听障女孩终于圆梦——如愿成为华师教育学院特殊教育专业的一名公费师范生。
华中科技大学的志愿者利用专业所学,将自主研发的AI唇语辅助训练系统,推广给听障朋友们,帮助越来越多的听障朋友勇敢发声。今天(12月5日)是第三十九个国际志愿者日,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在湖北省聋儿康复中心,华中科技大学的志愿者正在利用AI唇语辅助训练系统,教听障小朋友们练习发声。
3月27日,在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小葵花康复中心,李虹葭在给一个孩子上课。李虹葭是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小葵花康复中心的特教老师,她的工作是帮助佩戴了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的听障儿童进行听觉训练和语言训练,教他们开口说话。李虹葭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制康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