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灯市口丰富胡同19号的老舍故居。老舍先生在《北京的春节》一文中写道:“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团圆就是年,这就是春节最大的魅力和意义吧。
蔬菜与水果关于北京的蔬菜,怹在《想北平》里写道:“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似的美丽“。老舍先生《四世同堂》里写到的果子是最多的,有葡萄、小白梨、海棠、木
前几天给大家介绍了清末民初年间,老北京的“二荤铺”,这种开遍市井街巷的店铺,所招待的食客也都是中下阶级人士,如脚夫、装卸工、教书先生、账房先生等。菜谱也讲究一个“物美价廉”,既能果腹饱食,还能带点油腥,让人吃的满足,也是老北京典型的“穷人乐”吃食。二荤铺这个称呼,也只是一个泛指,并不是单独说哪家店铺,一般形容“茶饭馆”。若一进店,看见房梁悬一“大铜搬壶”,壶中烧着沸水,随用随取,那就得叫“大茶馆”了,层次比二荤铺更高几分。虽然略显文雅,但所售卖的吃食,也脱离不了“穷人乐”的范畴。
1950年6月,老舍当选为北京市文联主席。如林斤澜所说:“傅雷是个书呆子,老舍先生可不是。给老舍按摩治腰腿疼的刘世森回忆,1954年秋天的一个晚上,老舍带彭真来家里赏菊,刘世森看见领导来了想赶紧回避,老舍叫住他:“别走哇。这是咱们的市长,见见他好嘛。”
编者的话北京的特色美食就像孩子们亲切的朋友。“可以拌一切”的芝麻酱、香气扑鼻的茉莉花茶、入口即化的宫廷奶酪、汤汁饱满的卤煮火烧……这些美味在满足孩子们味蕾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受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和浓浓的人情味儿。
要凭什么“资格”才配谈老舍呢?依我看,先要能喝“豆汁儿”②(与豆浆无关)。“豆汁儿”这种东西除了北京,全世界哪儿都没有,是地道的“京菜”。其实,很多所谓的“京菜”都是“山东菜”。外地人只要喝一口“豆汁儿”,我管保他马上吐出来。天津离北京才两百四十里,天津卫就没办法欣赏“豆汁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