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记录,自西汉至今,黄河冲出太行山脉,在广袤的华北平原、江淮平原上,历经6次大的改道,摇摆不定,影响深远,最近一次是在清末咸丰年间,也就是1855年,由于洪灾爆发,黄河在河南兰考县铜瓦厢决口,河道再次北移,夺大清河改道,由江苏云梯关入海变为山东利津入海,与运河形成交叉,阻断了会通河的北流水源,京杭大运河山东段以黄河为界逐渐成为无法贯通的南北两段。
京杭大运河南北贯通了长江、淮河、黄河等大江大河,如果全线通航了,是不是就可以从北京坐着船南下直达杭州了呢?恐怕不少网友是这么认为的,但是现实问题是:一条黄河把京杭大运河拦腰分开,大运河到这就生生地被断开了。
近日,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组织召开《京杭运河黄河以北山东段通航及与小清河连通航道交叉工程方案穿黄工程研究报告》专家评审会,消息一出,引发广泛关注。当前,小清河已具备航运条件,京杭运河黄河以北山东段通航、小清河与京杭运河连通何时落地?
近日到山东梁山县调研考察,了解梁山文化,又进一步了解了水文化,对京杭大运河又有了进一步熟悉和了解。涉及内容较多,计划分五部分说明下:一是总体情况说明,二是京杭大运河历史发展,三是黄河改道后期发展,四是京杭大运河与黄河交汇,五是二者交汇后发展。
水利部网站2月9日消息,为贯彻落实水利部党组关于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安排部署和2023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做好2023年水资源管理工作,近日,水利部制定印发了《2023年水资源管理工作要点》,对水资源管理年度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记者 于泊升11月7日,《山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2035年)》发布,文中提到山东将规划形成以京杭运河、小清河、新万福河为骨干,其他支线为补充的“一纵两横、三干多支”内河航道网总体布局。值得注意的是,备受关注的小清河连通京杭运河工程纳入了此次规划。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运行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内陆人工河道,在中国内河航运上的地位仅次于长江,被称为第二条“黄金水道”。据人民日报消息,2022年大运河的保护和治理将迎来新进展,今年的目标是要实现大运河全线通水!
2月23日消息,据水利部,京杭大运河2025年全线贯通补水全面启动。补水计划持续至6月底,以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作为主要贯通线路,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四省市,流经8个地级行政区、31个县级行政区。
水利部近日印发实施《京杭大运河2025年全线贯通补水方案》,京杭大运河2025年全线贯通补水全面启动。2025年补水计划持续至6月底,以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作为主要贯通线路,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四省市,流经8个地级行政区、31个县级行政区。
一则“穿黄研究报告”让看似没有关系的京杭运河、小清河产生关联,并成为关注焦点。近日,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组织召开《京杭运河黄河以北山东段通航及与小清河连通航道交叉工程方案穿黄工程研究报告》专家评审会,消息一出,引发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