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龚旻7月2日上午,在杭州老龙井举行了“杭州市美术家协会青少年美育基地”授牌仪式,杭州市美术家协会青少年分会主席高甬春,副主席夏琳、张晨昕,分会创作辅导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俞昕珺,老龙井党办干事王丹媚,林间小孩美育负责人龚旻,共同见证并参加座谈交流。
3月27日下午,浙江杭州,被誉为“西湖龙井天花板”的十八棵御茶树正式开采。作为地道的龙井群体种茶树的代表,十八棵御茶的历史可追溯到200多年前的乾隆下江南,可以说是西湖龙井的文化地标。相传,乾隆曾到龙井村狮峰山下的胡公庙品尝龙井茶,并把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
潮新闻客户端 丁云川今年是农历甲辰年。距1784年乾隆皇帝第六次南巡江浙,刚好过去240年。乾隆皇帝六次南巡。《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有载,乾隆一生写了43600多首诗,在他“六巡”杭州的70多天里,以西湖为主题创作诗文630多首,写龙井的诗文也有近80首。
潮新闻客户端 钱江湾腊月无需百花开,金粉点点堪迎春。隆冬里,追随着蜡梅的幽香,我沿着西湖周边,不停地寻访着蜡梅的踪迹,从孤山放鹤亭下的一抹淡雅的嫩黄,到老龙井园里千年灵长梅的观瞻,新朋旧友相逢一笑寒风中。
来源:【中国食品报】2008年,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西湖龙井西湖龙井产于浙江省杭州市,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据记载,唐代灵隐、天竺二寺已经开始产茶。
雨中春色绿茶香,龙井一脉好风光。走过萧瑟的深秋,熬过刺骨的寒冬,高山上的龙井茶经过4、5个月的蛰伏,终于迎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每年这个时节,茶农们既紧张又开心,紧张的是天气多变容易造成减产延后,开心的是终于到了丰收季节。早在北宋时期,龙井茶区就已经初具规模。
昨天下午,杭州龙井村里的十八棵御茶树正式开采。这几棵颇有传奇色彩的茶树来头不小,每年产量也很少,采下来也基本不外售,但每年采摘,仪式感还是得有,因为它的采摘,意味着西湖龙井茶春茶即将迎来大规模开采。下午2点多,三位采茶能手进入十八棵御茶树保护区采摘茶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