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卓别林,上世纪默片时代的电影王者,用自己感同身受地表演,以及辛辣、讽刺的风格逗笑了全世界的同时,也引起了太多人对现实的思考。这样一个富有才华,拥有人气的电影演员、导演、编剧,自身就是一部惊世骇俗的影片。
1930年,梅兰芳曾赴美国访问演出,在宴会上两人第一次见面。我说:‘十几年前我就在银幕上看见您,你的手杖、礼帽、大皮鞋、小胡子真有意思,刚才看见您,我简直认不出来,因为您的翩翩风度,和银幕上幽默滑稽的样子,判若两人了。
查理·卓别林是白手起家的典范,他以经典的喜剧形象而家喻户晓。留着滑稽的小胡子、头戴圆顶破礼帽、穿着紧身上衣、下着肥大的破洞裤、脚踩一双大头鞋,拄着一根从来都不离手的拐杖,迈着像鸭子一样的八字步,这是他展现在世人面前的经典形象。
1954年7月份,周总理带着一行人去了瑞士日内瓦,参加一个重要的国际会议。在瑞士的时候,为了让文化生活更丰富点,瑞士那边特地在我们住的别墅里放了一场电影,就是喜剧大师卓别林自己导自己演的那部《城市之光》。
在过去的100年里,大概没有一位电影人能够像查理·卓别林那样,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家喻户晓的文化偶像,并且获得不同年代观众的持续喜爱。10月11日,第七届平遥国际电影展期间,“对话:有关卓别林+电影《淘金记》”在平遥电影宫·小城之春厅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