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号这天,家住牟平区南辛峪村的孙先生准备上山打理果园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拖拉机和三轮车竟然凭空消失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通过调取天网监控,民警发现了是一辆红色的大货车上,装载了孙先生的拖拉机和三轮车。
文/万物知识局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在现代农业机械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拖拉机几乎是农民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机械之一。不过在中国,拖拉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伴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拖拉机行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时代在不断地更新迭代 ,农村的变化翻天覆地,三四十年前,甚至更早运输主要靠的是人挑肩扛,到现在的机械化的进程。岁月流转,曾经的交通运输工具已然成为了一代人的回忆!我们的时代在前进,老式运输工具在更新。经典的运输工具,有的已经消失,你见过几种?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变老了!
曾经七八十年代,农村曾经用过的交通运输、农业生产的工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个人认为,在最初还没有任何工具的时候,都是靠的人工挑,扛,靠着两条腿在运输,在过去的年代,挑粮食,挑货物等等都是依靠两条腿,肩挑的样的方式进行。
打捆机是实现秸秆出田作业的首选机器之一,分为秸秆收集打捆和除尘打捆两种类型,本文所说的打捆机就是可以一次性完成捡拾、粉碎、揉搓、除土、压包工序,民间称为秸秆饲料打捆机,也叫饲料秸秆揉搓打捆机、秸秆饲料捡拾打捆机等,这是屈指可数的中国原创的农机产品,这类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一边收一边把秸秆中的尘土和杂物清除出去,牛羊很喜欢吃,手段是用大风量的风机吹,所以这类机器作业时后边拖着一条长长的“土龙”,蔚为壮观,这类机器最先由吉林四平的顺邦公司发明,一经上市就得到了用户和养殖户的认可,几乎在没有什么宣传推广之后就热销了。
1958年7月20日,河南省洛阳市的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内锣鼓喧天,新中国第一台国产拖拉机终于下线了!一辆红色的国产拖拉机披红挂彩“隆隆”地开出厂门。此后,由这家工厂生产的拖拉机源源不断从洛阳开出,驶向全国各地,活跃在广阔的农村大地,标志着新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 姜璐璐刘贞群是土生土长的成武县党集镇党集村村民,他有一个不寻常的爱好,那就是收藏老式拖拉机。他敞开收藏馆大门,欢迎八方来客前来参观,把自己和每一台拖拉机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为他们讲解拖拉机变革史,讲述红色农耕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