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医王大夫,你是不是总是手脚发凉,每天头晕晕的,总感觉口干但是也喝不了多少水,晚上会更加严重,整晚整晚的睡不着,好不容易睡着了,还会出汗,照镜子一看,脸一点血色都没有了,这多半是“血”出问题了。
在讲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血的概念,在中医理论来讲,血是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也是体内津液的一种,属阴,可以滋润,濡养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那如果说体内的血液出现了异常,身无法正常运转了,从而就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疾病的发生。
从我们中医角度上来讲,血属阴,主静,具有濡养的作用,它为身体各部位提供营养,保证各器官的正常运转。所以当“血”出现异常时,身体就会出现各种问题。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个活血补血的中成药。血燥发痒刚才我们说了,血属阴,主平静。
大家好,我是中医王大夫,皮肤干燥瘙痒,好像是有许多小虫在皮肤里爬来爬去,身上经常长痘痘、痤疮、小疱疹,或者身体突然疼痛、出现淤青,平时晚上睡眠也不好,这些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情况啊,其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有,那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中医看来啊,一个人健不健康,精神是否充沛,都要看他有没有一身好气血。血液可以滋养我们的五脏六腑以及形体官窍,是我们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之一,所以一旦血虚,不能濡养脏腑,脏腑的功能就会失常,人也会变得没有精神,干什么都提不起劲儿。
这得从两方面说起,第一,“血虚生内寒”,因为脾胃是气血生成之源,所以血虚时,通常就意味着脾胃虚弱了,但脾不仅可以生成气血,还会生成阳气去温暖你的五脏六腑,所以一旦你脾胃虚了,不仅会血虚,还会导致阳气生成不足而出现内寒的情况,那这时你会变得怕冷,手脚发凉,喜欢喝热水,吃不了凉的东西,不然就窜稀,另外还会消化不良,小肚子发凉经常腹痛,这种人想调理得补脾胃,脾胃好了,气血跟阳气才会足,可以用个附子理中丸。
关注崔医生的人啊,对“阳气”这个词应该都不陌生了。我常说,阳气对于人来说就像是太阳,阳气到的地方,才有生机和活力。但是你知道吗?阳气在人体的运行,和血液密切相关。中医认为气血同源,气的运行是离不开血液的承载的。如果我们体内存在血虚血少或者是血瘀不通,就会影响阳气的输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