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型小儿脑瘫是目前占脑瘫比例最大的一类,大约占所有脑瘫总人数的70%,而且这个比例孩子持续的增长着。那么痉挛型脑瘫是怎样出现的,为什么比例这么高呢?痉挛型脑瘫,主要是患者的脑椎体受到损伤导致的,通常这种损伤不是致命的,而是会造成患者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
脑瘫 患儿 小郑,今年5岁,在治疗小儿脑瘫的路上已经奔波了4年。 小郑出生两年后仍然无法独立行走,可以理解大人的语言,但自己不会说话。在当地儿童医院进行检查,CT、MRI都显示正常。根据小郑的症状,被医生诊断为精神运动发育迟滞。
偏瘫的可怕在于,得病之后,患者上肢、下肢的肢体功能丧失,吃饭、穿衣、进食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很难独自完成。有资料显示,我国偏瘫患者有2000万,且每年新增约240万人。“患者只能单向地向别人索取照护,而不能给予别人价值,他的社会功能被全部粉碎,随之而来的无价值感真的会摧毁一个人。
脑卒中后约有60%的患者会出现痉挛,适度的痉挛是有益的,但过度的痉挛是有害的,痉挛可妨碍对病人的护理,使病人出现疼痛,影响运动功能的恢复及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阻碍病人康复进程,导致病人康复时间延长。因此,偏瘫肢体痉挛的治疗十分重要,多采用跨学科、多专业的治疗方法联合应用。
常崇旺博士受邀南京八一医院神经外科开展脑瘫门诊,有需要的患者可以提前预约门诊。 脑瘫是出生前到生后一个月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及姿势异常,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癫痫、心理行为异常、言语障碍、吞咽困难、视力、听力和感觉障碍及学习困难等。
脑中风,包括脑梗、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是近年来重要的健康杀手。它的可怕之处不仅在于急性期带来的生命危险,在医疗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度过急性期以后的后遗症更是重大的医学问题。其中,一侧肢体偏瘫可以导致患者失能、丧失行动能力,带来沉重的家庭和社会健康负担。
我们发现,人们对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的认知水平和接受程度仍然很低,目前只有不到10%的偏瘫患者在最佳时间内接受了功能康复训练,约九成患者的康复治疗仍不及时。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患者及家属不了解康复医学,不知道康复训练也需要专业指导,误认为自己动一动就可以康复了。
中国每年新发中风的患者超过200万,其中80%以上的患者会留下一侧肢体瘫痪的症状,给其身心带来了双重伤害。但是由于康复知识的缺乏,很多患者在医院进行完急性期的治疗后,就会回家休养,后半生也只能在床榻上度过。而实际上,中风患者康复越早进行则预后越好。
冯瑞娟, 申莹, 李荟,解放军306医院,干部病房随着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脑血管疾病的致残率已成为当今医学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偏瘫是由于脑部疾患如脑卒中、脑外伤、脑肿瘤等导致的、以一侧肢体随意运动不全或完全丧失为主要临床表现综合征。
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同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症状。轻度偏瘫病人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就是“偏瘫划圈步”。大家应该在小区、公园、马路上经常可以看见。
当您或您的亲友患脑中风后,除了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预防中风复发以外,您一定很想知道患者还可能出现哪些异常,什么样的姿势最合理?观察的重点是什么?脑中风后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瘫痪,瘫痪的肢体初期往往很“松弛”,然而这种现象只是暂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