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0月10日,上海新闸旅社走进一位年轻人,他头戴学生帽,身穿深色学生装,在人来人往中显得格外扎眼,此人一脸稚气,满身乡土气息,但言谈举止却似久经世事一般,他径直走向前台,在旅客登记薄上郑重的写下自己的名字:李霞。
《永不消逝的电波》是建国初期电影的经典代表,1958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1910年李白出生于湖南的一户贫农家庭,从小受到革命思想熏陶的他,15 岁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于1927年参加了秋收起义。
鲜为人知的是,秦鸿钧出生在沂蒙山,在这片红色土地的革命洪流中淬炼了自己,并从这里走向大上海,战斗在敌人的心脏里,作为红色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主要人物原型之一的秦鸿钧,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他的英名及其英雄壮举将永世长存!
历史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前世的故事,来对照今天的自己。成化二十三年九月即位 ,朱佑樘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女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大开言路,努力扭转朝政腐败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大臣,史称“弘治中兴”。
9月28日,我国首部黑白转彩色4K修复故事片《永不消逝的电波》首映礼在北京举行,国庆期间将在全国各大电影院线上映。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兼总编辑慎海雄出席并启动首映。《永不消逝的电波》由八一电影制片厂1958年出品。
63年前,黑白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上映。影片中主人公的原型李白,1937年赴上海开辟党的秘密电台。他在敌人“心脏”潜伏十余年,却在距上海解放仅20天时,被敌人秘密杀害……6日,4K彩色修复版《永不消逝的电波》登陆全国院线,戳视频↑向英雄致敬!
新华社上海10月5日电(记者郭敬丹)上海市兴业路,中共一大纪念馆。玻璃展柜里,一台方正的黑色“铁盒子”静静陈列,这是秦鸿钧烈士使用过的无线电收发报机,见证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秦鸿钧是党的秘密电台工作者,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原型之一,1927年入党。
1950年夏天,上海热得出奇,位于南京路的“大沪舞厅”附近,停着一辆黑色汽车,车停了一段时间,但是既没人上车也没人下车,厚厚的遮阳帘把车窗盖得严严实实,里面什么也看不到,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辆空无人一人的普通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