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3月上旬,我随电影摄制组再一次接近各拉丹东,在它的脚下安营扎寨。寒冷季节里汽车可以驶过冰河,直接进到山脚冰塔林中。熟悉地形的向导布擦达讲,各拉丹东有阴阳两坡,西北阴坡尽是冰雪,景色单调,东南阳坡才好看。
长江从雪山走来,向东海奔去,为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提供了不竭的源头活水。“文物里的长江——十三省区市文明探源全媒行动”的第一站,就来到了长江源头的青海省,探寻这片土地上的文明密码。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冰川,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张冬菊讲述了高原考古的意义以及研究内容和样态。
这里,是“江河之源”,长江、黄河、澜沧江在此发源,涓涓细流,汇聚成大江大河;长期以来,玉树州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部署,进一步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全面推进“三线一单”和环评宏观管控,落实河长责任制,下发《玉树州关于严格控制鱼类放生行为保护水生态的意见》,落实长江“十年禁渔”监管责任。
为做好长江源头保护工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长江大保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生态环境部的关心帮助下,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中科院青藏所的指导下,组织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联合中科院青藏所环境质量与安全团队,及上海、江苏、辽宁、江西等生态环境监测部门共86人次,在格拉丹东长江源头区域实施了首次生态环境状况专项调查。
格拉丹冬,突耸于青海省西南部青藏边境,海拔662l米。格拉丹东雪山冰川的伸缩变化,非常明显地揭示了当地乃至青藏高原和全球气候的变迁。长江源头80%的水来自格拉丹东的冰川。这些冰川融水汇成的涓涓细流平淌过荒原,逐渐发育成沱沱河。沱沱河下面的大河被称为通天河,通天河以下始称金沙江。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25日讯(特派记者杨佳峰)格拉丹东缘何崛起?7月21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三名大学生登上海拔5700米的格拉丹东侧峰找原因,从高处背回50斤岩石样品。21日中午12时,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山岗加曲巴冰川脚下,海拔5260米,山谷中寒风彻骨。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唐古拉山站大本营 薛雨昂摄/光明图片冬克玛底冰川 记者 王雯静摄/光明图片唐古拉,藏语“高山上的山”,蒙语意为“雄鹰飞不过去的高山”。由于终年风雪交加,唐古拉山号称“风雪仓库”,其主峰格拉丹东是长江正源沱沱河的发源地。
滚滚长江不尽东流万里奔腾的长江孕育了灿烂的长江文化从源头的格拉丹东雪山到归途的东海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10月19日,在湖北“邀青山入座、引秋水烹茶”文坛大咖从四面八方而来李敬泽熊召政、乔叶刘醒龙、柳建伟孙甘露、李洱齐聚湖北武汉共迎“遇见长江·长江文学周”开幕该活动由中国作家协会、
它被誉为“中华水塔”是江河之源更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它是最原始、最纯净的荒野秘境是曾经的科研“空白区”一代又一代科学考察队前赴后继只为找到源头的“第一滴水”它,就是三江源 近日新华社记者跟随长江源科考队深入青藏高原腹地带你探秘三江源和江源科考的故事1长江发源地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
《沙漠之心》| 黎少敏(佛山市)《春风吹落满塘樱》 | 许本燮(上海市) 鸟鸣合着山涧溪水晚霞缓缓染红树梢盛大的夏日里一切显得隆重又恍惚像是一股清风飘忽又自在……第14届人与环境摄影大赛征稿时间「 2024.6.27-10.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韩晓玲 通讯员 唐靓9月14日晚,长江文化艺术季启幕。长江流域13省区市在江城武汉携手,共同礼赞母亲河。这再次唤起著名作家刘醒龙行走长江的难忘记忆。几年前,他曾从长江入海口溯流而上到长江源头,一路走、一路写。